陶瓷装饰-粉彩瓷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在众多的清宫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简单率直,浓笔艳抹,富贵豪华而别具一格。红鸟牡丹富贵罐是其风格的经典之作。此后,袁世凯于1915年底称帝,年号“洪宪”。喻其大法制,倡导国民新生活,公正透明等。按惯例,新皇帝即位要烧新瓷贡贺。袁世凯粉彩玉壶春瓶,采用瓷石作胎,模具成型,材质单一,稀薄透光。袁世凯瓷已完全失去了古陶瓷胎体的内部活力,完全依赖颜料和技法,犹如在尸体上化妆,没有了整体的生命的活性。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进行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正式绘制时的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这样就可进行绘瓷。粉彩的描绘,着色技法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如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画笔,填笔,洗笔,彩笔,笃笔,赤金笔,金水笔,玛瑙笔,扒笔等许多特制笔。

粉彩瓷和浅绛彩瓷都是釉上彩瓷,不同的是: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也有一种说法是加入铅粉,让色彩看上去很粉嫩的。浅绛彩不用,它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色直接画上瓷胎,所以粉彩会有渲染而浅绛一般没有。粉彩一般摸上去突出感强,尤其是雍正乾隆的粉彩,用料多,显得又粉又厚。浅绛的突出感极弱。清末民初时期的浅绛彩多加入了文人画的风格,而粉彩则是沿用青花的绘画风格。从磨损程度而言,浅绛彩更易受磨损,往往脱彩严重。人物或者花鸟都到了看不清的地步。粉彩由于彩料较厚,相对较易保存完好。

采用不含铅的釉颜料与着色氧化物按重量9:1配比,入磨机细磨,制得水色颜料及油色颜料,用于瓷器釉面装饰,经780℃~850℃烧成,获得制品。它以釉替代传统釉上彩的铅熔剂,消除了所有有毒物质,具有使用环保安全、色调丰富多彩的特点。适用于对艺术瓷、陈设瓷和日用瓷进行透明古彩、油彩、粉彩等多种类型的釉上装饰。新粉彩瓷,包括下述两种釉颜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配方A:氧化钙7.5%、氧化锌2.8%、氧化钡2%、氧化镁2.8%、石英30%、氧化铝4.2%、氧化硼-硼砂50.7%;配方B:氧化钙4.5%、氧化锌3%、氧化钾7.5%、石英30%、氧化铝4.2%、矿化物硼酸50.8%;先分别将配方A中的氧化硼-硼砂和配方B中的矿化物硼酸焙烧后,分别与各自配方中的其它成份混匀,经细磨制得釉颜料A和釉颜料B;然后以上述釉颜料A或釉颜料B或者其混合物与着色氧化物按重量9:1配比,入磨机细磨,制得水色颜料及油色颜料;最后在釉面上按设计图案、起稿、拍图画线或拷贝丝印釉颜料线条、平涂厚水色底洗染或先洗染再罩填平涂水色工序装饰,经780℃-850℃烧制而成。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
鹿头尊是乾隆时常见品种。其口直,口以下渐大,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饰两个镂雕的夔凤耳、蟠螭耳或鹿头耳,因器型像倒过来的牛头或鹿头而得名。鹿头尊多在白地上绘青山绿水、树木,山水间及丛林里有很多头梅花鹿或奔跑或立,或回首或低头,颜色鲜亮,层次清晰,布局疏密有致。这类瓷也有叫百鹿尊的。乾隆朝的这一品种流传下来的已经很少了,大多是光绪朝仿的,层次不清,颜色暗谈。
乾隆朝除了白地绘粉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品种。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工具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缛的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
另外,乾隆朝还有部分在粉彩瓷器的内壁及底足内施绿彩,俗称“绿里绿底”,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国。乾隆朝的“绿里绿底”极浅淡,迎光侧看釉面有极细小的皱纹,像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而形成的细波。绿彩附着在白釉上非常紧密,几乎没有爆釉现象。乾隆朝粉彩的常见纹饰有山水、婴戏、九桃、瓜蝶、百鹿、花鸟、仕女、百花(亦称“百花不露地”)、八仙、云蝠、福寿、缠枝花、皮球花、花蝶等。除了常见的器型以外,新颖造型还有贲巴壶、交泰瓶、转颈瓶。款识有青花、红彩、金彩等种类。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万代名瓷之首冠-单色釉祭红

祭红瓷,景德镇名瓷。景德镇的颜色釉造诣极高,创造了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品种,从明朝开始,景德镇大量生产钧红瓷。明代永宣年间,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创造了祭红。祭红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而安定。古代皇室用这种红釉瓷做祭器,因而得名祭红。因烧制难度极大,成品率很低,所以身价特高。古人在制作祭红瓷时,很名贵的原料如珊瑚、玛瑙、玉石、珍珠、黄金等都在所不惜。

自古以来,”祭红”是最难烧造的品种之一,就连影片中的那个”祭红”大花瓶,也是由于开拍前屡烧不成,才临时改用另一件”郎窑红”取而代之的。今天烧造一件合格的”祭红”瓷尚且这样困难,更何况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了。传说如此逼真而悲壮,充分说明了历史上”祭红”来之不易,据文献记载:明代造鲜红不成是事实。明朝初期虽然已试制成功”祭红”而且宣德”祭红”也不错,但是到了正德、嘉靖、隆庆三代封建王朝”祭红”濒于失传,无法烧出。陶书曾载:”鲜红土未详出何地,烧炼做红器,正嘉间断绝,故嘉靖26年(公元1571年),诏造里外鲜红瓷器,都御史徐栈请转查改矾红例。”所以古代宫廷命造高温铜红不得成功只得改烧造低温铁红应命也是常事,由此也可以看出”祭红”为什么如此名贵。

祭红是中国传统陶瓷产品的佼佼者。是高温颜色釉中的一颗明珠,清项元汴《历代名瓷图谱》记道:”……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其釉面特点是红不刺目,鲜而不过,釉面不流,裂纹不出。它的别名繁多,”霁红”,有称”鸡红”或”极红”,其实都是一个品种。由于都是以氧化铜着色而且是一次烧成,外观也相差不太远,所以人们往往错把”郎窑红”当”祭红”,其实仔细观察”祭红”与”郎窑红”无论从色调风格,釉面特征,烧成温度均有显著的区别,如”郎窑红”呈色极为鲜红,透明度强,具有较大片裂纹,器件上部略有流釉现象。而”祭红”的红色则较深沉安定,釉面无裂纹,无浮光也没有流淌现象,口底部有灯蕊边,但它们的釉料组成及工艺情况却比较接近,对色釉富有经验的人可以巧妙地把一缸配好的”祭红”釉变成”郎窑红”釉,有趣的是同时也可以把一缸配好磨细的”郎窑红”釉变成”祭红”釉。
祭红是中国传统陶瓷产品的佼佼者。是高温颜色釉中的一颗明珠,清项元汴《历代名瓷图谱》记道:”……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其釉面特点是红不刺目,鲜而不过,釉面不流,裂纹不出。它的别名繁多,”霁红”,有称”鸡红”或”极红”,其实都是一个品种。由于都是以氧化铜着色而且是一次烧成,外观也相差不太远,所以人们往往错把”郎窑红”当”祭红”,其实仔细观察”祭红”与”郎窑红”无论从色调风格,釉面特征,烧成温度均有显著的区别,如”郎窑红”呈色极为鲜红,透明度强,具有较大片裂纹,器件上部略有流釉现象。而”祭红”的红色则较深沉安定,釉面无裂纹,无浮光也没有流淌现象,口底部有灯蕊边,但它们的釉料组成及工艺情况却比较接近,对色釉富有经验的人可以巧妙地把一缸配好的”祭红”釉变成”郎窑红”釉,有趣的是同时也可以把一缸配好磨细的”郎窑红”釉变成”祭红”釉。

传说

相传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突然想要用一套鲜红色的瓷器祭奠日神,于是诏令设在景德镇的督窑官加紧烧制。但是,窑工们多次试验,就是烧不出令朝廷满意的祭器来。督窑的太监每日督促、鞭打窑工,并且把一部分人关进监狱,声称再烧不出皇帝催要的红釉瓷器,就要杀人了。一位老窑工的女儿翠兰,听到消息非常担心,跑到了御窑厂,发现她的父亲也被督窑官投入了大牢。悲愤的翠兰纵身跳入了熊熊的窑火当中,用自己的生命抗议督窑官的暴行。两天后,当窑工们打开翠兰焚身的窑炉时,惊奇地发现,烧成的陶坯呈现出鲜血一样的红色。 红色的祭器烧成了,人们说这是翠兰的血染红了陶坯,于是就把这种红色的陶瓷,称为祭红。

从唐代开始,中国陶瓷艺人就发明了红釉烧制技术,北宋年间,河南禹县的钧窑完善了这一工艺,烧出了世称”钧红”的红釉陶瓷。但是,钧窑的烧制工艺还不成熟,红釉中往往掺杂进其他的颜色,而景德镇人在宣德年间烧出的祭红,从颜色的色泽和纯度上,都超过了钧窑,人们把它叫做”宣德祭”。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种红釉的烧制技术莫名其妙地失传了。
明朝宣德年后,几百年间一代又一代景德镇人,断断续续曾多次试烧这种红釉瓷器,但都没有烧出过当年那样的祭红。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神秘而迷人的东方桃花红-豇豆红

豇豆红是铜红高温釉中的一种,为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因其色调淡雅宜人,以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造型轻灵秀美而得名。 又因其浅红娇艳似小孩脸蛋、如三月桃花,又被人称为“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

豇豆红釉质都很匀净细腻,含有粉质。红釉中往往散缀有因烧制时氧化还原不同形成的天然绿色苔点。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为“大红袍”或“正红”,釉色明快鲜艳,通体一色,洁净无瑕。居中者,釉如豇豆皮,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甚是柔和悦目。有的器身或口沿露出“缺陷美”的绿斑苔点,今称作“美人醉”或“美人霁”。 
色调再浅些被称为“娃娃面”或“桃花片”,虽不如深者美艳但却有幽雅娇嫩之态。下品者,或色调更浅,或晦暗浑浊,名为“乳鼠皮”或“榆树皮”。至于器身呈灰黑不匀的“驴肝、马肺”色,与器下部呈黑釉焦泡的一类,则为最次品。豇豆红无大器,常见为文房用具,如太白尊(水盂)、石榴尊、菊瓣瓶、柳叶瓶、洗、印盒等。


豇豆红颜色出处,源于豇豆的本来色彩。

豇豆红的烧成难度大,制作时间短,所以传世数量极少,历来是收藏家搜猎的目标。天津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其釉色红绿相间,呈现出桃花春浓般的奇趣,正如清人洪北江诗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传世的豇豆红以小件居多,如印盒、尊、柳叶瓶、菊瓣瓶等,其器底都有“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官窑款,主要是康熙宫廷所用的文房用具。雍正时虽有少量烧制,但釉色灰暗。雍正后已很难见到了。

要判别一件器物是不是豇豆红,主要观其器状、颜彩。豇豆红无大器,大件的器物,绝对不是豇豆红。豇豆红故名豇豆的颜色,色彩独到,为其他瓷器所无,即使不是行家,过目也不难辨别。其次,要辨别豇豆红的年代,究竟是康熙“本朝”制,还是光绪、民国时期制,抑或是现代仿制品,其中讲究颇多,伪造者也挖空心思在此装设‘地雷’。一要从底釉的氧化程度等细节判断其年代;二看瓷器胎骨的年代特征;三看落款;最后也是最难以捉摸的一点,看重量。”有人解释说:“官窑豇豆红,重量对应体积大小很有讲究,行家上手一掂量,心中自然就有几分底。

豇豆红釉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用还原焰烧成,为清康熙时期铜红釉中的名贵品种。其基本色调如成熟豇豆的红色,故名。成品有高下之分,上乘者称“大红袍”;略次者,釉色中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又称“美人醉”或“美人霁”;下品呈色暗褐,称“驴肝”、“马肺”。豇豆红烧成难度很大,只能由官窑少量生产,仅供皇室内廷使用,且无大件器物,最高不过20cm。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清代康熙后期景德镇官窑–郎窑

郎窑红,是中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

郎窑红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因其于十八世纪始产于清朝督陶官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故称“郎窑红”郎红与美人醉釉又称粉红釉、孩儿脸釉、 豇豆红釉、桃花片釉等十分相近,初创于明代,清代有很大发展。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比较繁荣,制瓷工艺达到我国历史高峰。凡是明代已有的品种不仅都能烧造,而且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由于有一个在位60年的康熙皇帝酷爱艺术,在他的倡导下,郎红器比明代更成熟和多有极精的产品问世。另有,康熙时期郎红中的厚釉器(也称为呆釉),色如牛血,称为“牛血红”;釉层较厚,色彩深艳,犹如初凝的牛血,称为“牛血红”。郎窑红中既有厚釉也有薄釉,薄釉器又被称为亮釉,色如鸡血般鲜艳被称为“鸡血红”。郎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高温烧成。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所以郎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

但是古代郎红以铜为着色,与现代的铜元素为着色有着很大的差别,化工原料跟原矿原料完全是两种概念。以原矿材料烧成的郎红,颜色与肌理中会有细节的体现,如俗称的牛毛与兔毫,颜色更深,化工原料烧出的虽然也红,但层次难以凸显。

郎窑红是模仿明宣德时期宝石红釉特征烧制的。釉凝厚,玻璃感强,佳品呈鲜红色。传世品以瓶较多,常见的有观音瓶、棒棰瓶(棰口直颈者为硬棒棰,撇口圆肩者为软棒棰)、直颈扁腹瓶;盘碗也为数不少,有通体呈菊瓣形的。郎窑红器皿的口部多为白色,与宣德红釉瓷器的灯草口特征相似,器皿的底部有白色、米黄色者称为米汤底,浅绿色者称为苹果绿。郎窑红瓷器底部书写年款的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两种,但数量不多

郎窑红是铜红釉中较鲜艳的一种,其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釉色深浅不一。色深者红艳,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征,其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光彩夺目。色浓者泛黑,色浅者粉红,色淡者暗褐。

郎窑红器里釉有米黄色、微青色、白色三种,均开有纹片。

郎窑红器足底釉有米汤色,苹果青色,均显露红色的斑晕,偶然也有红釉底和白釉底。

郎窑红器有单层釉和双层釉两种。双层釉是没有””脱口””现象的,单层釉者其口沿釉在高温中往往下垂流,使口沿显露胎骨之色,一般呈白色、米黄色、浅红色或淡青色,形成了””脱口””。由于釉逐渐垂流,使器物上半部釉色浅淡,下半部釉色深艳,形成了””垂釉””。但因为制作工艺精湛和掌握好火候,使郎窑红器垂釉一般均不过足,称之””郎不流””。统称””脱口、垂釉、郎不流””,这是郎窑红器的鉴定要点。但是””郎不流””也不尽然,根据耿宝昌先生的调查统计,约有15%是流釉过足而稍加修整的,但与后世窑变釉的斩足现象又有程度不同的区别。

郎窑的产品除郎窑红外,还有郎窑绿,郎窑兰釉及描金、郎窑青花、五彩等。而郎窑的最大成就是恢复了明中期失传的铜红釉烧造技术,成功地烧成著名的郎窑红。

以铜原料作为着色剂,早在汉代的铅绿釉陶器上就使用过,铅绿釉就是铜在低温氧化焰中的呈色。

高温铜红最早出现在唐代的长沙窑,另在唐长沙窑和宋代均窑中还作纹饰使用过。真正烧成浑然一色的铜红釉瓷器始于元代的景德镇窑,釉色为暗红色。它为后世铜红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到明早期的永乐、宣德年间景德镇窑才真正烧成通体鲜红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可是到明代中期这种烧造技术就失传了。直到200多年前的清代康熙朝,在郎窑中才又成功地烧制出高温铜红釉瓷器

由于康熙郎窑红釉瓷器的珍贵,物罕而价昂,因此后世仿造者比较多,有些仿得很高超,几乎可以乱真。但仿品是无法摆脱它的时代特征的,与真品是不同的。

通常””郎窑红””仿品多为民国时仿制,也有采用雍正时的仿哥釉器再加绿釉或干脆加彩来仿康熙各色郎窑器的。

其仿品一是釉面多出现白色星点;二是上半部釉色与下半部釉色反差较大,不协调;三是胎质较松不甚密;四是分量过轻或过重;五是器型没有康熙时的典雅端庄;六是口沿和圈足的工艺不一样。只要细心观察对照,仿品和真品还是可以区分的。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陶瓷界耀眼的黑珍珠–吉州窑

吉州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作为江南地区(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丰富的烧瓷经验和名工巧匠对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提高,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吉州古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因当时永和又为东昌县治,故又名东昌窑、永和窑。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其独创的“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饮誉中外。洒釉、虎皮天目等也是吉州窑的标志性品种。

创烧与断代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晚唐时期以烧造酱褐、乳白釉瓷器为主。从北宋开始,酱褐釉瓷停烧,乳白釉瓷继续烧造,但形制已发生变化,同时增加了新的黑釉瓷品种。这一时期的乳白釉瓷有涩圈、高圈足、瓜棱腹碗、饰褐色点彩钵、器盖、菱口碟、唇口和莲瓣纹高足杯等。莲瓣纹高足杯为北宋常见物。碗、钵、碟等施釉不及底,底式切削粗涩。乳白釉钵厚唇或卷唇,釉不及底,支钉烧,有褐色彩斑,平底或近宽圈足,似五代至北宋时烧造。南宋时期的乳白瓷有各类碗、盏、粉盒等。这些器物多满釉,碗釉色晶莹润泽,开冰裂细纹。

元代乳白瓷设有各式碗、碟、高足杯和玉壶春瓶等。高足杯、芒口太平底印花碗、玉壶春瓶和芒口双鱼纹印花碟等,都是元代典型断代器。

吉州窑黑釉瓷似在北宋时期才开始烧造。南宋时期的黑釉瓷有芒口、敛口、卷唇、深腹、外黑内白釉碗、盘、芒口薄唇碟、罐、瓶、注壶、鼎、杯和器盖等。芒口、底足矮内凹.为吉州窑黑釉碗、盏最常见的特点,且多施满釉。

类别与纹样

吉州窑瓷器种类繁多,纹样装饰丰富多彩。按胎釉可分为青釉、黑釉、乳白釉、白釉彩绘和绿釉等类。在装饰技法上采用木叶、玳瑁、洒釉、剪纸、贴花、剔花、印花、彩绘、划花、堆塑和绞胎等,变幻无穷,在瓷器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上得到统一。青瓷类

吉州窑的釉下彩绘和开创性的开光手法

有青绿、米黄、酱褐等釉色。在酱褐釉瓷方面本觉寺窑床底下层和同层位的天足岭堆积层中发现有酱褐釉豌、罐和短流注壶等一类器物。这两处都是未经扰乱的堆积层。它的烧造方法和浙江绍兴出土的三国青瓷及唐越窑烧造技法相同,使用的是高岭土衬块烧。此类器与丰城洪州窑晚唐间烧造的短流注壶、双系罐,河南鹤壁集窑瓷壶、注子和双系罐等相近似。青瓷器质粗夹细砂,胎釉间先施一“化妆土”,再烧一层酱褐釉。釉不及底,碗内衬贴五六块高岭土,以免叠烧时搭釉。这些产品的烧造年代可提早到唐代晚期。青灰、米黄釉瓷器在尹家山岭、上蒋岭、茅庵岭等均有出土,胎质灰白,较坚,数量很少,与吉州窑的胎质相同。主要器物有莲瓣纹高足杯、刻画缠枝暗花碗、浅腹盘、鼎炉、圈足盘、素面高足杯和碟等,有的施釉不及底,开冰裂细片。盘、碗和素面高足杯等,底露紫红色不施釉”血底足”,其中莲瓣纹高足杯似五代期间烧造,其他器物均见于江西省南昌、清江、东乡和新干等地宋元墓。从胎釉分析,应是吉州窑烧造。有的如仿龙泉釉高足杯,因火候、胎土和烧造技术上的差异,釉色青中泛黄。乳白釉瓷类。

绿釉瓷类

绿釉瓷属于低温铅釉。主要器型有盆、枕、碗、盏、碟、长颈瓶、壶、三足炉、器盖和建筑饰物等,以枕为多。胎质粗松。主要纹样有弦纹、蕉叶、乳钉、缠枝牡丹和水波纹等,均系釉下刻画或压印。瓷枕以北部各窑堆积发现最多,这类瓷枕在江西修水、临川和丰城等地均有发现。

吉安市该县把“保护和开发吉州窑”列入2004年该县21件大事之一,将其建设成为赣中历史文化名镇名窑游览区,让更多人一睹千年古窑的风采。

位于吉安市永和镇西侧的吉州窑是宋元时期国内外著名的民间烧瓷窑场,窑场内遗存的24座窑包如山似岗,文物丰富,是世界上已知现存最大的古窑包遗址群。2001年,吉州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买卖全球 共襄盛“景”!景德镇国际陶博城正式开业

10月17日,景德镇国际陶博城开业仪式举行,市委书记刘锋宣布陶博城正式开业。曹雄泰、俞小平、韦情、廖良生、胡春平、崔素香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及景德镇学院党委书记叶观荣出席开业仪式。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宣传部部长林蓉主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邓永翔致辞。

景德镇国际陶博城正式开业。(全媒体记者 刘定远 摄)

致辞中,邓永翔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陶博城开业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乘着第二十届瓷博会即将开幕的东风,共同见证全球最大陶瓷文化贸易综合体——景德镇陶博城的盛大开业,这是景德镇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

邓永翔表示,作为国家试验区建设的标杆性项目,陶博城集成了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众多“国字号”政策,涵盖了会展交流、跨境电商、仓储物流、文化旅游、国际研学等多元化功能。希望陶博城以此次开业为新的起点,发挥好主平台、主阵地、主战场作用,对标国际一流市场标准,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运营理念,唱响一城“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品牌。希望各级各部门树牢“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力往一处使,支持陶博城、助力陶博城、赋能陶博城,为来景投资兴业的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稳定透明、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也期待国内外产瓷区更多优秀企业来景德镇走一走、看一看,选择陶博城、投资陶博城、扎根陶博城,成为国际瓷都的“最佳合伙人”,共享国家战略的巨大红利,共创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随着推杆启动,彩烟燃放,包括交易中心、文旅研学中心、国际云仓物流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在内的陶博城一期64万平方米四大中心全部开业。陶博城的建成运营,吸引了来自国内外600多家知名陶瓷品牌入驻,一大批专业电商平台和物流、文旅企业建立合作,标志着我市贸易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声明:本文为推广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责任编辑:武新

来源:中国商报网

2023瓷博会陶瓷 精彩火“出圈”

前来观展的嘉宾欣赏陶瓷。(全媒体记者 付裕 摄)

10月18日,景德镇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彩旗飘扬、高朋满座,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上午10时许,2023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盛大开幕。会展中心人头攒动、接踵摩肩,前来观展的嘉宾和观众们一边品鉴欣赏陶瓷佳作,一边用手机摄像记录现场氛围,更有观众现场用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外地亲朋好友分享瓷博会盛况,可谓是热闹非凡、人气爆棚。

  本届瓷博会以“瓷行天下、贸连全球”为主题,会展展览面积达13万平方米,整个展陈分为会展中心和交易中心两部分。行走在全新的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一批批高精尖的新兴先进陶瓷令人眼前一亮,一件件极具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陶瓷佳作令人惊讶赞叹……今年瓷博会的一个新亮点,就是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会展中心分为“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创新”3个展馆,每个展馆关注点不同,从历史到当代,从国内到国际,是对陶瓷的一次全方位展现,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景德镇“瓷越千年”的陶瓷文化底蕴和新时代的陶瓷文化盛况。

  走进一号“文化创新”展馆,先进陶瓷展区格外引人注目。全市60余家先进陶瓷企业集聚,均拿出了“看家本领” 进行展出,全面展现全市先进陶瓷产业发展成效,进一步加强商贸往来,促进交流。同样在一号展馆的“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展区更加接地气,众多青年创客和各地陶瓷商家的陶瓷制品纷纷陈列展出,有仿古瓷、陶艺茶具、古典美食等展品,得到了现场观众们的认可和喜爱。

  吉州窑、磁州窑、德化瓷……二号“文化交流”馆集聚全国各大产瓷区的精美陶瓷佳作,嘉宾参观时一边欣赏陶瓷作品,一边互相交流陶瓷文化,共同探讨陶瓷制作方式与形态特点。作为二号展馆的“重头戏”,“丝路辉煌”展区讲述了景德镇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国的历史,成为了所有国内外嘉宾的“必逛展区”。“丝路辉煌展区特别有意义,不仅见证了景德镇陶瓷历史辉煌,更是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历史,向全世界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非常棒!”前来观展的群众自豪的说道。

  来到三号“文化传承”展馆,一群俊男美女身穿青花瓷服饰,用陶瓷制作的瓷瓯、陶鼓等乐器演奏,现场观众纷纷围观拍摄,领略景德镇“瓷越千年”的陶瓷文化底蕴。展馆结合景德镇陶瓷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名瓷、国瓷、非遗、景德镇四大名瓷等展品,展现陶瓷技艺的精湛和传承。同时,展馆还设置互动区,观众可现场体验制陶的乐趣。把陶瓷文脉展示,技艺传承以及观众体验有机结合,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瓷博会期间,陶博城还将举办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平、高标准、高品味的展览与活动,精彩不断、亮点多多。陶博城国际陶瓷交易中心更是“全天不下线、全年不落幕”,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来源:景德镇日报

2023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

10月18日拍摄的瓷博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展区。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10月18日,演员在瓷博会现场演奏陶瓷乐器。

10月18日,2023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江西景德镇陶博城开幕。大会展览面积共13万平方米,主要分为“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创新”三大板块,除陶博城近600家入驻企业之外,还吸引了400余家中外参展商。本届瓷博会将持续到22日,其间还将举办招商推介会、陶瓷文化论坛、陶瓷艺术展、艺术市集、专场拍卖等活动。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10月18日,一名参展商在瓷博会现场进行网络直播销售。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10月18日,在瓷博会瓷都工匠技艺展示馆,一名“瓷都工匠”在展示捏雕技艺。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10月18日,人们在瓷博会汝窑展台参观。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10月18日,参观者在瓷博会现场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瓷器精品展上拍摄展品。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10月18日,参观者在瓷博会现场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瓷器精品展上观赏展品。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10月18日,两名外国参观者在瓷博会上欣赏陶瓷艺术品。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10月18日,人们在瓷博会现场欣赏展品《瓷造大观园》。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10月17日,人们在瓷博会配套活动陶溪川春秋大集上游览购物。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10月18日,参观者在瓷博会现场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瓷器精品展上观赏展品。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10月18日,一名外国参观者在瓷博会高校展区拍摄陶瓷艺术品。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来源:新华网

第31届深圳礼品家居展开创展品直播带货一件到家模式

亚洲领先的第31届中国(深圳)国际礼品及家居用品展览会将于2023年10月20-23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线下隆重举办。这一享有全球盛誉的展会展览面积今年达到26万平方米,分为13个大展馆,共计有超过5500家优质供应商和100万种产品参展。

众所周知,该展会主办方励展华博展览(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励展华博”)为全球领先展览公司励展集团旗下子公司,在中国连续数十年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中国领先、世界知名的礼品家居行业展会。

这一日久弥新的展会长期成功秘诀,正在于其不断创新办展技术以及对服务供销客商的孜孜追求。第31届中国(深圳)国际礼品及家居用品展览会将携手抖音电商在展会期间举办主题为“新生态、新厂牌、新买家”的首届抖上家居展播节。

新生态玩法多样

随着信息社会和互联网化不断深入发展,礼品家居行业消费渠道及宣销方式也发生深刻变化,引发行业线上线下产业格局不断革新。深耕礼品家居行业30余年的的深圳礼品家居展,已经在传统的礼赠、广告促销、代理、终端集采、分销等渠道建立了细致全面深入的对接通路,30余年持续帮助展商拓展经营业绩,为专业买家节省采购成本提供采购便利。迎合市场需求,抓住直播行业风口引进直播电商、达人带货等新兴渠道,携手5500家优质全球供应商打造直播电商选品新阵地,为广大礼品家居产品终端消费者提供购买便捷、产品集合、价格实惠、品质保障的一站式销售平台。

为助力展商应对快速变化的消费趋势,开拓新增量渠道,第31届深圳礼品家居展首次与抖音电商及众多头部MCN机构合作,以“首届抖上家居展播节”形式在展会现场搭建多元化营销场景,帮助展商更精准地对接直播电商和带货达人渠道,能够让广大礼品家居消费者通过线上直播形式精品看展,也可以让行业买家生动形象地了解展商优质展品,最终实现“达人现场带货+终端顾客购买“的B2C模式和“达人现场商务配对+精准对接商家”的B2B模式双通道,让展商和买家线上线下融合高效参展。

新厂牌好物直播间

“直播+电商”的新零售业态已进化成当下炙手可热的流量风口,预计2025 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到21373亿元。而成功电商的基础是足以吸引消费者和专业买家的优质产品。

在本届展会现场,将有超过5500家优质大厂携带他们畅销国内外的数百万好物参展,覆盖小家电、餐饮具、厨房烹饪用品、3C数码、食品、杯壶、个护、家纺……爆款云集,将吸引千万终端消费者和数十万专业买家网上抢购和商洽。

专业买家可以通过直播间深度细致了解商品,展商也因此获得了视频互动宣销窗口。专业买家可以在直播间下单便捷购买产品作为样品,为大批量采购做好产品调研,也可以在直播间方便咨询。终端消费者则可以获得“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直购机会。

新买家网红达人现场种草

包括维拉、清子生活、点子姐等在内的超过100名头部达人亲临现场,利用各自人气在展会现场开启展播模式,线下逛展线上种草,为本届深圳礼品家居展展商展品带来新的C端消费群,与展商一起在展会现场打造爆品。

展会现场将设置专属的抖音直播带货达人配对区域,达人与商务团队一起在现场与展商面对面对接洽谈,深度链接优质资源,为展商的优质产品打通爆品通路。

本届深圳礼品家居展首次针对直播电商群体举行首届抖上家居生活展播节,是礼品展破圈到电商渠道的一大重要举措,能够为展商积极拓展增量买家,以新时代的宣销商洽形式深度激活主办方拥有的百万专业买家,实现线上线下展会渠道强强联合,扩大传播礼品家居行业资讯和交易机会。

这一创举充分体现了励展华博创新服务企业文化,秉承励展华博“引领行业发展,创造客户价值”价值主张,服务展商企业利益,最大化满足行业买家和终端顾需求,全方位、全渠道打造产销对接活动搭建线上直播带货线下商贸洽谈的新生态商业模式。。

来源:中国日报

第15届北京茶博会开幕 北方茶展盛况再现

2023年8月17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琳琅满目的茶叶、茶器具、紫砂、茶服等展品与丰富多彩的现场活动,吸引了众多茶消费者与行业专业人士前来参观。

“秀”出品牌魅力 提振北方茶市场

作为老牌北方茶叶大展,北京茶博会是全国茶品牌云集、展示品牌魅力、挖掘商机促成合作之地。近500家茶相关品牌汇聚一堂,近20000万平方米的展厅中茶香四溢、热闹非凡。

活动当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活动区,安康紫阳、甘肃文县等茶区相继登台推介,展示产区茶品牌与茶品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品鉴、采购、洽谈。

北方茶展盛况再现 现场观众热情依旧

在第15届北京茶博会展会现场,展商们为观众冲泡着杯杯香茗,尽情展现自家产品的色香味。同一种茶,现场可以喝到不同产区、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的茶品,众多观众时时举杯品茗,沉醉于自己喜爱的茶品之中。

与茶香四溢的茶叶区相比,在茶器具、茶服展区,各式各色的茶服、银壶、茶杯、盖碗、茶具、茶装饰品等同台竞技,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本届北京茶博会将持续到20日,持续打造“中国风茶博会”品牌,后续将举办“2023中国茶文化与空间美学论坛”“唐煎宋点非遗茶文化盛世之旅”等活动,是观众学习、体验茶文化的好去处。

(总台记者 刘天思 魏雨彤)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