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千年瓷韵 共探中日陶瓷文化魅力

新华社记者杜一方、杨珏

  “为什么备前烧是茶系颜色?背后的‘窑变’色彩有门道。”10月23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文体中心,来自日本冈山理科大学的学者和中方来宾一道,就中日陶瓷文化进行交流。

  温润如玉的中国曲阳定瓷、古朴的日本备前烧酒杯、晶莹的日本京都苏山青瓷……“瓷韵流长——中日陶瓷文化交流活动”当日在曲阳拉开帷幕,多件中日瓷器作品集中展出,中日陶瓷艺术大师现场进行讲解,共探陶瓷文化魅力。

陶瓷作品展示。

  活动现场,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希望中日陶瓷界人士携起手来,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发挥独特积极作用。

  日本备前市市长吉村武司表示,备前烧是日本六大古窑之一,有着千年历史,是代表日本的传统工艺品,“希望借助陶瓷进一步促进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

  “本地陶土手感顺滑,非常好用,我们备前的稻田土会掺杂一些杂质。”日本备前市陶艺家木村桃山现场穿上围裙,就地取材用曲阳陶土演示拉坯技艺。他介绍,备前烧的独特在于不上釉、不绘彩,完全靠火焰和技巧来制作陶瓷,每一件作品都不一样。

日本备前烧陶瓷作品展示。

  千年不灭的窑火中,传递着东方文明特有的质感和温度。目前,曲阳县有定瓷企业工坊360余家,生产定瓷产品400余种,从业人员2万余人。

 陶瓷作品展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现场表演定瓷刻花工艺,生动展现定窑的艺术性与独创性。“定瓷的白是绚烂到极致后又归于平淡的一种素,既单纯又有厚度,从中可以窥见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他说。

 庞永辉现场表演定瓷刻花工艺。

  中国陶瓷艺术家白明感慨,中日两国的陶瓷作品中都有着对土地、对火、对人的无限向往。“陶瓷艺术用创造力来建立人们永恒的关系,背后不是宏大叙事,而是生活。”

  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程永华告诉记者,陶瓷起源于中国,也是世界文化瑰宝。中日烧制陶瓷的历史悠久,是文化、艺术互学互鉴的重要载体,“民间友好始终是中日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

来源:新华社

以瓷为媒 日企广交会上寻商机谋合作

新华社广州10月27日电(记者丁乐)赭红、海青、月白等颜色缤纷,浪花、斑点、莲枝等图案多样……正在举行的第136届广交会上,井泽秀哉带来了300多件不同色调与图案的瓷器展品,其中还有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一系列组合装的托盘与碗。“中国消费者的习惯是一个托盘配一个碗,我们还专门调了古典色。”他说。

  井泽秀哉的公司内外贸都有所涉及。他与中国的缘分从29岁开始,30年来一直将中国的产品卖到日本。改变发生在10年前,他开始将日本的产品卖到中国。

  “那时,我发现一款批发给日本零售商的橘子咖啡杯在中国卖‘爆’了,才意识到原来中国消费这么旺。合作的中国工厂老板也对进口日本产品提出需求,这是个互相自然吸引的过程。”井泽秀哉说。

  这十年间,他发现,中国消费者对瓷器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开始对产品的品质、传递的理念和文化有更大的兴趣。

  井泽秀哉的公司所在的岐阜县是日本历史悠久的制瓷产地,因美浓烧瓷器而闻名,相当于日本的景德镇。当地有几百家相关工厂,井泽秀哉与中国的生意一直处于上升期。“中国消费者乐于接受新产品、新事物,购买欲旺盛。现在卖得最好的是轻量陶瓷,出口过好几个集装箱。”他说。

   10月23日,客商在广交会上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未来,井泽秀哉对中日合作憧憬良多。“以陶瓷为纽带,我们与景德镇的友好交往由来已久。”他说,期待在景德镇做窑口,设厂制瓷,卖到中国和其他国际市场。

  第二次作为参展商参加广交会,KOEI JAPAN株式会社的相关负责人王耘同样有信心和干劲。“这次我们准备充足,展位面积扩展一倍,带来了更多品种、不同产品线、更贴合市场需求的瓷器。”他说。

  除了摆在展位桌“C位”的用碎瓷重新做成泥土烧制的环保再生瓷器,陈列架上还有家庭超轻量砂锅、餐厅高端瓷、陶艺家设计款等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瓷器。“这里种类这么多,我们也想看看市场前沿的反应,广交会是个测试场和考验场。”王耘说。

  本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的10月23日,王耘的合伙人柴田武司从日本出发赶赴广交会。“这是个不宜错过的盛会,我们很重视中国市场。这里也聚集了不同国家的客商,希望开拓更多国际市场。”柴田武司说。

  柴田武司是日本丸半制陶所的第七代传承人。高峰时期,丸半制陶所月产100万件瓷器。但因为人工成本上升、全球经济下行及疫情影响,生意慢慢不好做。他开始寻求转型,将目光投向海外,决定从开拓中国市场开始改变。他与老朋友王耘合资成立了一家企业,落户在日本美浓烧产地。

  “中国国内市场前景很好,消费群体需要多样化的东西。”柴田武司说,“我们有个3年计划,想通过3年参加六届广交会把握市场动态,继而扎根中国、开拓海外。”

  据本届广交会日本馆企业组展方负责人林海燕介绍,本届广交会第二期,有20家日本企业共18个摊位参展,主要展示陶瓷等日用品和礼品。

  “今年参加的规模更大,大家都想进一步打响品牌、开拓市场。”她说,目前中日合作的方式愈加多元,日企有通过代理商、合作商或成立分公司等方式开拓在华业务。

来源:新华社

景德镇市“才聚瓷都”书记部长进校园“双招双引”活动清华大学专场举行

10月28—29日,由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办,景德镇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承办的景德镇市“才聚瓷都”书记部长进校园“双招双引”清华大学专场系列活动在京举行。

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程京,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先后致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蓉致辞并推介。江西省驻京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阳添主持活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汪潇潇、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鹏、美术馆执行馆长白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永、基础医学院副教授谢兰,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智,清华校友三创大赛顾问、校友总会文创专委会副会长梅晓鹏及师生代表120余人参加活动。

林蓉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景德镇和清华大学的合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她指出,今天的景德镇,迎来了“领袖关怀、部委关注、政策叠加、流量赋能、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诚邀广大人才与我们携手共绘从“春意盎然”到“春色满园”的产业蓝图,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中,大显身手、大放异彩;携手共绘从“星火燎原”到“星光灿烂”的创新蓝图,在创新活力充分迸发中,勇立潮头、勇攀高峰;携手共绘从“风生水起”到“风光无限”的创意蓝图,在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中,追“风”逐“光”、追“新”逐“意”;携手共绘从“走向全球”到“走遍全球”的开放蓝图,在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中,互惠合作、互利共赢;携手共绘从“独树一帜”到“独占鳌头”的服务蓝图,在近悦远来的服务环境中,如鱼得水、如沐春风。

活动期间,举行了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成果转化对接会,达成合作协议8项,成功签订6000万元成果转化先进陶瓷人才项目和2亿元成果转化高性能新材料人才项目。

现场还举办了高层次人才现场对接双选会,全市组织13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涵盖了陶瓷、航空、化工、医药、文旅、环保等行业。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赵睿楠

来源:中国日报网

“艺路生花” 中法友好文化艺术交流展亮相巴黎

巴黎10月30日电 当地时间10月28日,河南卫视大型当代文化艺术节目《艺路生花》在巴黎卢浮宫举办中法友好文化艺术交流展。展览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举办,以“中法友谊新时代,文化交流新起点”为主题,旨在增进两国文明交流互鉴,为两国艺术家提供沟通对话的平台。

  展览共展出来自中国的400多位艺术家的近500件作品,中方组委会邀请了中国当代书画家、油画家、雕塑家、机械装置艺术家、工艺美术师、非遗传承人等多领域艺术家参与展览。其中部分艺术家是通过参加河南卫视《艺路生花》节目,经过评选将作品带到法国。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学术论坛、手工制作、写生创作、文化主题活动等。

当地时间10月28日,河南卫视大型当代文化艺术节目《艺路生花》在巴黎卢浮宫举办中法友好文化艺术交流展。主办方供图

  在启动仪式上,活动主办方河南卫视总监王春阳在致辞中表示,河南卫视植根于中原大地,作为中国电视传媒的重要力量,始终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次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创造力,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中法两种文明的美丽交汇,必将激起多姿多彩的浪花。

  法中国际协会荣誉会长斯拉姆表示,非常高兴在巴黎见到中国当代绘画和艺术品。他表示将推动中法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山东画院青年画院院长孙棋代表参展艺术家致辞,表示这次展览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为中法两国文化艺术界人士的交流和对话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中国驻法大使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等单位的代表及旅法侨界代表等各界人士出席了启动仪式。

  据悉,本次展览为期5天,将持续至11月1日。(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福建泉州纪念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

泉州10月30日电 (吴冠标)今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也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30日,福建泉州举办纪念活动,纪念马可·波罗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进一步发展中意友好关系,增进两国人民的情谊。

  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13世纪,马可·波罗在中国旅居17年后,从“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回到故乡威尼斯。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道:“刺桐(今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

  当天,“马可·波罗”雕塑揭幕。该雕塑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德强创作,坐落于泉州市丰泽区法石片区石头街草坪,高3米,底座1.25米,共4.25米;毗邻江口码头、真武庙、法石宋代沉船遗址、马可·波罗巷等历史遗存。

10月30日,“马可·波罗”雕塑在福建泉州揭幕。 吴冠标 摄

  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参赞韩晓燕指出,泉州在历次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过程中,都扮演了非常醒目的角色。早在13世纪,马可·波罗克服艰难险阻来到中国,并曾在泉州驻留,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繁荣。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是为了缅怀他的卓越贡献,更是为了弘扬他所代表的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

  “这座雕塑是对马可·波罗的致敬,是意大利和中国两国友谊的生动标志,更是对人类永恒的求知欲和冒险精神的赞美。”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德派罗说,希望这座雕塑能激励更多人去探索世界,在世界各地架起理解和友谊的桥梁。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近年来,泉州高度重视与意大利地方的交流合作,双方不断加强在纺织服装、鞋业鞋机、石材加工、陶瓷工艺等领域的合作,“丝路情缘”得到持续深化。

  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飞表示,希望以建造“马可·波罗”雕塑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泉州与意大利在各领域的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为实现双方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此次活动还将举办“马可·波罗与中国”交流分享会,针对“马可·波罗与中国”“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时代的历史、文物、考古相关研究”“元代泉州与东西方文明”等议题进行交流分享。(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