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博会文创产品受青睐 专家建言丰富消费体验

河南鹤壁11月15日电 (记者 韩章云)AR扫码看浚县泥咕咕“动起来”、AI剪纸许愿机输入文字即能打印一张剪纸风格图片……15日,为期4天的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中原文博会)正在河南鹤壁举行,新款文创产品频频亮相备受青睐。

11月14日,河南鹤壁,顾客在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参观

 本届中原文博会吸引了1400余家文化企业参展,着力打造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和企业交流平台。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各地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广受欢迎。其中,非遗成为各地文创产品研发的“热土”。泥塑、瓷器、剪纸、绘画、布艺等中国传统工艺,经创意包装,以文具、服饰、食品、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呈现,不仅可观可感,还能穿戴上身、入口品味,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

11月14日,河南鹤壁,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展出的浚县泥咕咕。

来自坦桑尼亚的留学生尤努苏·萨伊迪·利科科被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浚县泥咕咕吸引。拿起一只小鸟造型的泥塑,他从鸟尾处的小口吹气,“咕咕咕”的声音让他感到惊喜,“很像小鸟的声音,这很有趣”。

  鹤壁被称为《诗经》的故乡,展会前期,“中原文博会纪念版流沙票根”走红网络,流沙缓落,《诗经》浮现,十分梦幻,成为本届中原文博会的文创“爆品”,备受青睐。

  近年来,中国各地文创产品研发热度空前,“爆品”频出。例如北京的凤冠冰箱贴、藻井冰箱贴被网友称为“最难‘抢’的文创”。那么,文创“爆品”何以备受青睐?

  “文创产品吸引消费者买单,除好的创意,也需创新呈现方式。”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郭广新认为,如依托网络游戏、沉浸式演出,利用AI、AR、元宇宙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不仅能让消费者找到情感共鸣,还能丰富消费者的体验。

  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会长杨德林以陶瓷为例介绍,河南拥有汝瓷、钧瓷、唐三彩等众多名瓷及窑口遗址,文创产品可以很好地实现艺术陶瓷生活化,生活陶瓷艺术化。

  上海好励文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缪仁好认为,文创“爆品”具有阶段性,除本身创意外,更需媒介推广,其中,消费者的体验式推广最为重要。“消费者把某地文创产品带回去或者送出去,起到二次传播、二次消费的作用,他们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某地文化,这种大文旅效应才是真正的‘爆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英博物馆获捐1700件中国瓷器

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泰晤士报》和《卫报》等媒体13日报道,仍旧深陷2000件藏品失窃丑闻的大英博物馆当天宣布,大维德基金会将把收藏的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悉数捐给大英博物馆。这些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珍贵文物。

  报道称,这批文物原属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自2009年起进入大英博物馆第95号陈列室作专题展出,基金会的受托人此次正式将这些文物捐赠给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全名为斐西瓦乐·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是一家成立于1952年的小型私人博物馆。创始人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生前收集了大量中国珍品文物,主要以陶瓷为主。后来,基金会因经营不善,遂将藏品出借给大英博物馆保管。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图片来源:外媒

  资料显示,大维德基金会及其藏品一直备受瞩目,其陶瓷收藏之丰、品质之精,举世闻名,如汝窑作为存世数量稀少的陶瓷精品存世不过90件,仅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汝窑陶瓷就达12件,且皆为品相完整、器型稀见、胎釉上乘的珍品。

  据称,大英博物馆此次获赠的文物年代从公元3世纪跨越至20世纪,其中大量带有年号款识,对研究中国陶瓷的断代与制作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即“大维德花瓶”,被西方学者称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瓷器”,是元青花断代的标准器,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公开发表的资料中最早带有详细年款的元青花,对于元青花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瓶还入选“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

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图片来源:外媒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大英博物馆官网显示,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长期公开展出2000件,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很多是稀世之宝。“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去年8月,大英博物馆约2000件藏品失窃成为该馆“史上最大丑闻”,《泰晤士报》甚至以“国家耻辱”来形容此案。事件发生后,博物馆馆长和副馆长相继引咎辞职。随之,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呼声也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根据该馆今年5月发布的最新声明,已找回628件丢失或被盗文物,但仍有上千件文物不知去向。该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称,找回失窃藏品的工作仍在继续。国际艺术品追回公司CEO马里涅罗曾直言,追回失窃文物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这其中存在复杂的法律和鉴定问题。

  失窃丑闻令大英博物馆所谓“文物保管人”的角色受到强烈质疑,要求英国归还被掠夺文物的呼声一再高涨。尼日利亚、希腊、埃及等国均要求其归还国家文物。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