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陶瓷艺术品定制“电子身份证”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陶瓷艺术,正伴随着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繁荣的背后,“难确真”“怕买假”“难流通”“无保障”等问题逐渐显现,影响了陶瓷艺术的传播。

不过,在科技的支持下,这些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案。11月中旬,在江西景德镇陶博城,工作人员正利用技术手段无损伤采集陶瓷釉面气泡和画面纹理。在现场,创作者见证着陶瓷艺术品的“DNA指纹”信息上传至区块链存证。至此,这件艺术品唯一的电子身份证就此形成,往后可在平台溯源确权、永久可查。

前不久,景德镇市国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笑兵在2024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大会上全面介绍了陶瓷艺术品官方溯源平台——电子身份证项目,从艺术家、消费者和收藏家不同视角阐述了平台的作用与意义。陶瓷艺术品电子身份证的推广使用,让良莠不齐的艺术品市场又吃下一颗定心丸。

“陶瓷艺术品官方溯源平台如同一面‘照妖镜’,通过对陶瓷艺术品定点的釉面微观采集、识别与比对,判定是否为原品,为艺术品的确权、确真提供了坚实保障,增强了藏家用户的购买信心,促进了陶瓷艺术品市场的流通。”余笑兵介绍,陶瓷艺术品官方溯源平台——电子身份证项目,是依托国家级团标,采用先进的国家商用密码算法SM7和物理不可克隆功能(PUF)的NFC芯片,为每一件陶瓷艺术品打造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标识。这一标识记录了作品在烧制过程中随机生成的微观釉下气泡,同时平台还记录了创作者、创作时间、材质信息、工艺流程等关键数据,并因无法篡改,确保了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永久有效性。

为什么会选择釉下气泡?余笑兵介绍,釉下气泡是瓷器在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微观结构特征,其形态、大小、分布以及密度等特征具有唯一性。因此,以其作为身份信息认证标识具有一定可靠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景藏表示,作品溯源录入不可复制的“身份指纹”,确保了作品的唯一性,保障了艺术创作者的合法权益,让优秀作品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宣传,能激发从业者的创作活力。

“电子身份证为每件陶瓷艺术品赋予独一无二的标识,实现了陶瓷艺术品溯源信息的司法存证,为陶瓷艺术品确权、确真保驾护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说,基于“星火·链网”主链提供星火可信数据存证服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助力陶瓷艺术品官方溯源平台实现存证可信、权属司法认可、数据安全保密。

在购买陶瓷艺术品后,消费者和收藏家可以使用带有防伪芯片的电子身份证,通过溯源平台在区块链上查询艺术品的详细信息,这从源头防止了赝品的出现。“陶瓷艺术品电子身份证的推出,保障了艺术品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流通,让我们这些陶瓷艺术爱好者能够买得放心,交易起来更安心。”景德镇华艺国际拍卖董事长蒋卫民说。

截至目前,陶瓷艺术品官方溯源平台已服务200余名陶瓷艺术家,录入了1200余幅陶瓷艺术精品,其中包括24名国家级大师的作品。“陶瓷艺术品的发展,需要艺术+科技的双重加持。”余笑兵说,有了溯源平台和电子身份证的保障,今后艺术家、收藏家和经纪机构将搭建更加稳固的交易渠道和合作桥梁。

来源:科技日报

从“千年瓷都”看文化传承发展

从制瓷技艺,到审美意趣,再到艺术品格,景德镇瓷器传之后世的,除了器物之美,更有凝结其中的价值追求

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加现代、更加开放、更加鲜活的面貌和姿态,在回应时代命题中焕发新的活力

“惟我国家,亘古亘今”。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中华文明何以成为人类文明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陶瓷是我们观察中华文明创新性的一个生动视角。

千百年来,从穴窑、龙窑,到馒头窑、蛋形窑,从匣钵仰烧法、垫钵覆烧法,到支圈组合式覆烧法,窑炉形制不断革新,多种装烧方式先后应用,提高了烧制成功率,也丰富了瓷器多样性。

高岭土的发现,推动制胎原料配方改进,烧成温度高了、制品变形少了,开创了烧造大件瓷器的时代;苏麻离青、回青等青花料和氧化钴、氧化铜等着色料的妙用,催生青花、釉里红、霁蓝等瓷器新品种,开创世界彩瓷时代的新纪元……

八业三十六行、七十二道工序,在岁月中传承流变;从泥土中脱胎、在窑火中淬炼,盈盈欲碎却又无比坚韧,一步步铸就“瓷业高峰”,成就中华瑰宝。

创新,是原动力,也是生命力。

景德镇的陶瓷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唐朝时期,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享誉天下,呈“南青北白”格局。采青、白瓷之所长,烧制出莹缜如玉的青白瓷,景德镇由此冠绝古今。

从制瓷技艺,到审美意趣,再到艺术品格,景德镇瓷器传之后世的,除了器物之美,更有凝结其中的价值追求。那是因时而变、上下求索的坚忍执着,是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智慧勇气。

瓷器,如同中华文明的“微缩景观”,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从中更能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产业化大潮冲击下,以手工制瓷见长的景德镇也有过阵痛。而今,由“陶瓷工业重镇”到“文化创意之都”,“千年瓷都”蹚出转型新路,深刻印证“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老瓷厂变身创意工坊,树起文化新地标;御窑博物馆,镇馆之宝“素三彩鸭形香薰”被开发成网感十足的“岁岁鸭”,圈粉无数;陶源谷瓷源境,瑞牛文创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名,《车马出行图》入瓷,典雅端庄……“千年瓷都”在新时代发生神奇“窑变”。

这是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完整的制瓷体系、自由的创作氛围,吸引匠人、创客、艺术家在这里聚集,工艺、创意、设计在这里碰撞……如今,由本地匠人和“景漂”们创办的陶瓷企业、作坊和工作室约有7000家,人才磁吸力铸就创新创造的不竭能量场。

这是手工艺与高科技的融合。3D打印、激光雕刻等新技术,助力陶瓷个性化、定制化生产;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版权保护;航空陶瓷刀具大大提升切削效率,朝着国产替代方向加速迈进……

从艺术陶瓷到日用陶瓷,从工业陶瓷到先进陶瓷,从创意迭代、审美嬗变,到材料革新、技术进步,景德镇陶瓷产业生机勃发。2023年全市陶瓷产业营收突破860亿元,实现3年翻番。

从制造业到文创业,创新打开了陶瓷的发展空间。

体验制瓷工艺、参与烧窑添柴,“我在景德镇玩泥巴”成为新时尚;对博物馆、美术馆、工艺馆、收藏馆等进行优化升级,“满城瓷器千座馆”掀起“展馆热”……今天的景德镇,活脱脱一本可触摸、可体验、可品味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以文化赋能经济、以经济活络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文化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也为文化发展注入旺盛的生命力。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只此青绿》的曼妙舞姿,再现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这是传世名画与舞蹈艺术的浪漫邂逅;“新中式”席卷大街小巷,传统服饰绽放新彩,离不开古典元素与现代工业的有机融合;凤冠冰箱贴、说唱俑雪糕的“文创风”正劲,“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的“文博热”火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日益紧密……

今天,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加现代、更加开放、更加鲜活的面貌和姿态,在回应时代命题中焕发新的活力。

面向未来,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就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就要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

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来源:人民日报

从宜兴到荷兰:家乡手工艺的出海之旅

在荷兰世界博物馆内,一场以“中国制造”为主题的展览正面向公众开放。胡萱作为展览的(中国)文化顾问将家乡宜兴的竹艺品和紫砂壶带到了展览上。胡萱与记者连线分享了她助力家乡传统手工艺出海的故事。

  胡萱在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修读第二个硕士学位文化经济学,学余时间策划举办了多场中国非遗相关展览。2023年,荷兰世界博物馆的策展团队找到胡萱,询问中国的竹艺。胡萱的家乡宜兴恰巧有“竹的海洋”之称,许多村民制作竹椅、竹凳、竹扇等谋生。她邀请策展团队前往宜兴,探访当地手工艺人。

  胡萱说,宜兴起初并不在策展团队的展览计划里。在听完她的介绍后,策展团队决定去实地一探究竟。荷兰策展团队先后拜访了竹扇制作技艺传承人汤忠财、紫砂工艺美术师蒋丽雯等,并拍摄他们制作工艺品的过程。制成一把玉竹扇需80多道工序、制作紫砂壶需严格控制泥坯的干湿度,这是对手艺人技艺和耐心的双重考验。展览将工艺品、制作工具和过程视频呈现给观众,直观展现中国传统工艺的纷繁复杂。

  汤忠财与上海长三角画院副院长支钦共同创作的《拱棱古方玉竹扇》被荷兰世界博物馆永久收藏。“接到荷兰世界博物馆的收藏证书时,汤忠财擦了擦手,还去换了件衣服。他从未想过自己的作品能登上国际舞台。”胡萱还记得初见汤忠财时的情景。

荷兰世界博物馆内展出的紫砂壶和制作工具。(受访者供图)

  此前,胡萱也在荷兰为宜兴紫砂壶单独举办了一场展览。她选取了12只当代宜兴紫砂壶,以及3只由17世纪荷兰陶艺家仿制的宜兴茶壶,让观众了解紫砂壶制作工艺和中外工艺交流历史。

  谈及为何要助力家乡手工艺出海,胡萱表示这一想法源于上学时教授的“刨根问底”。她常被教授追问:你想要做什么?你想做的策展内容与你之间有何联系?

  这些问题让胡萱重新审视她与故乡间的联系。宜兴因陶而兴。小学春游时,学校常组织学生游览紫砂博物馆。“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手艺人们从丁蜀镇附近山上采集矿石,将其研磨成粉末、制成泥块后封存,再用工具雕刻并浴火上色制成紫砂壶。紫砂壶泡出的茶汤醇郁芳馨,受世人喜爱。17世纪欧洲人对茶叶的热爱带动了陶瓷贸易,紫砂壶随之流行于欧洲。如今仍有不少荷兰学者关注宜兴紫砂壶制作工艺。“没想到家乡常见的紫砂壶在海外受到如此关注。我何不以我最熟悉的紫砂壶为起点,将家乡的文化带向世界呢?”胡萱说。

  一路上,胡萱也遇到了良师益友。她刚到荷兰时结识了一位华人阿姨。阿姨同样姓胡,7岁时随家人移居荷兰。胡阿姨开设了多个工作坊,教授毛笔字等中国传统文化。胡阿姨的经历带给胡萱很多灵感。一次交谈中,二人一拍即合促成了紫砂壶在荷兰的展览。

  胡萱说,她常反问自己当前的展出方式能为家乡的手工艺人们带来什么?如果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并展映给海外观众,是否能为手工艺人们带来更多回馈?在这些问题上,胡萱还未得出答案,她希望通过一步步实践,让家乡的手工艺真正出海。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