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在江西:“05后”台湾姑娘的赣台情缘

萍乡4月27日电 (卢梦梦)每当学校的荷花湖开满荷花,江西省萍乡市卫生学校的台生陈钰涵便要开启一年一度的“暑假迁徙”。与同学们不同,暑假对她而言,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和姐姐一起飞越台湾海峡,回到台湾新北市的家。“江西是我的成长故乡,台湾是我的血脉故乡,两个地方都让我牵挂。”这个在江西生活了15年的女孩,笑称自己是赣台“小候鸟”。

陈钰涵(右)和姐姐陈姵儒(左)在台湾南投妖怪村合影留念。 受访者供图

  2010年,4岁的陈钰涵随母亲来到江西萍乡,父亲则留在台湾工作。从读小学开始,每年暑假,她和姐姐都会踏上飞往台湾的航班。除了生活用品,两个女孩沉甸甸的行李箱里还装满了江西特产:庐山云雾茶给长辈、景德镇陶瓷杯给表姐,还有给朋友带的萍乡辣条。

  “最有趣的是帮两岸朋友‘带货’。去年台湾朋友迷上了萍乡辣条,今年大陆同学又让我带凤梨酥。小时候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现在会觉得这份‘不一样’十分珍贵,让我有许多特殊体验和美好回忆。”陈钰涵的青春相册里,既有在日月潭的打卡影像,又有在江西“夜爬”武功山的照片。

陈钰涵在江西景德镇体验陶艺。 受访者供图

  今年春节假期,陈钰涵和姐姐带着来萍乡的台湾亲人们开启了一场“萍乡漫游”。在武功山看日出;在孔庙、傩神庙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在步行街品尝地道萍乡小吃……“想让他们看到文字外的江西。叔叔回去后,逢人就说江西有多好玩,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而提起在台湾的时光,陈钰涵脸上也总是泛着笑容。“就像爸爸说的,我们一家人虽然住在海峡两岸,但心始终在一起。”说着,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特别的钥匙扣,上面串着两把钥匙——一把是萍乡家里的,另一把则是台湾老家的。

  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陈钰涵目前正在准备学校的单招考试,未来打算继续深造。完成学业之余,她还经常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019年9月以来,她坚持每月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用于救助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我很喜欢小朋友,希望能尽自己的一点力量,这也是我选择护理专业的初衷。”陈钰涵说。

  上课铃声响起,学校的护理实训室内,陈钰涵在专注地练习静脉注射。这个“05后”台湾姑娘正用自己的方式,在红土地上描绘着别样的青春画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毕加索作品亮相广西南宁 多维展现艺术巨匠非凡创造力

南宁4月26日电(张广权 陈冠言)4月26日,《无尽的创造力——毕加索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北京圣轩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4月25日,广西民族博物馆《无尽的创造力——毕加索艺术展》布展现场,策展方向前来探馆的媒体代表讲解展品。陈冠言 摄

  本次展览以创造力为主线,设置五大单元,共展出百余件毕加索作品。这些作品涵盖其不同创作阶段,包括油画、硬笔画、版画、银盘和陶器等,多维度展现了这位艺术巨匠的非凡创造力。

  “从画家到毕加索”单元,以毕加索的早期作品为起点,追溯了他从一名传统画家成长为艺术巨匠的历程。在1907年前后,毕加索与乔治·布拉克共同开创立体主义(Cubism),打破传统单一视角的透视法则,将物体分解为几何块面,并同时展现多个角度的观察结果,彻底改写了艺术史。

4月25日,广西民族博物馆《无尽的创造力——毕加索艺术展》布展现场,毕加索画作吸引参观者拍照。陈冠言 摄

  “和平蜕变”单元聚焦毕加索在1936年至1956年间的创作,深刻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战争时期,毕加索以夸张的线条、强烈的对比色彩和扭曲的形态,表达对战争的愤怒与痛苦。战后,毕加索的创作风格转向简洁明快,通过地中海田园风光以及和平鸽等意象,寄托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生命的赞美。

  “灵感实验—器物”单元展示了毕加索在陶瓷艺术领域和银盘创作领域的突破性探索。在法国瓦洛里小镇,毕加索受到地中海风情的启发,创作了633件陶艺作品。他将解构主义与彩塑、绘画、拼贴等技法相结合,斗牛士、自然景致、女性形象等主题跃然陶上,色彩斑斓,形态鲜活。据悉,毕加索的银盘存世量极少,多由私人或博物馆珍藏。此次展出的1套23件银盘均由他亲自设计定制。

4月25日,广西民族博物馆《无尽的创造力——毕加索艺术展》布展现场,策展方向前来探馆的媒体代表讲解展品。陈冠言 摄

  “渐入佳境”单元呈现了毕加索艺术生涯中风格最为多元化的时期。他深化了立体主义的探索,同时融合了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古典艺术的元素。作品色彩鲜艳饱满,构图复杂大胆,展现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与情感深度。毕加索在这一时期还致敬了委拉斯开兹、戈雅等古典大师,同时回应了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

  “永恒的毕加索”单元聚焦于毕加索晚年的创作,展现了他对生命、自然与存在的深刻思考。在这一时期,毕加索跨越了绘画、雕塑、版画等多种媒介,创作了大量风格多样的作品。无论是抽象的表现还是具象的描绘,都能感受到他对自由与真实的永恒追求。

  此次展览不仅是对毕加索艺术生涯的回顾,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通过丰富的展品与精心策划的单元,观众既能领略西方现代艺术的变革精神,又能发现不同文明间艺术语言的共通之处,搭建起广西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新桥梁。

  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8月31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