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留学生不虚“瓷”行:“想把中华传统文化传递给更多人”

  “我在景德镇的博物馆里看到了很多精美的瓷器,从这些瓷器的背后看到了中国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陶瓷文化也令人惊叹。”来自莫桑比克的江西财经大学留学生宋伊人在游览完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后如是说。

  10月31日-11月2日,来自摩洛哥、莫桑比克、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国家的多位留学生在江西国际传播高校联盟的组织下来到“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沉浸式体验陶瓷文化,邂逅“瓷上中国”。

因瓷而名、因瓷而兴、因瓷而立的景德镇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瓷器曾在欧洲被称为“白色黄金”,不仅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

  “我小时候很好奇家里用的陶瓷碗是怎么做出来的,长大后慕名来景德镇求学,未来有机会想留在景德镇开一家陶艺工作室。”来自乌干达的罗伯特现在是一名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设计学博士生,在他的陶瓷作品中,常见非洲元素与中国元素融合在一起。

  “釉上的瓷器需要烧制两遍,并且在釉上绘画需要深厚的美术功底,我更喜欢画釉下的瓷器,青花瓷就是釉下的一种。”在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明清窑作群落内,罗伯特用熟练的中文侃侃而谈自己对陶瓷的认识,从小时候对瓷器制作工艺的懵懂到对陶瓷文化如数家珍,罗伯特在景德镇踏上了一段“瓷的旅程”。

《天工开物》中写到制瓷工序“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内,留学生们沉浸式体验陶瓷拉坯、青花绘画等制瓷工艺。

  “看着老师教的动作很简单,但实际上需要拉坯机转动速度、瓷泥湿润度以及手法的配合。”在拉坯机前,宋伊人试图制作一个陶瓷碗,她用手机记录下来自己制作陶瓷的过程,并表示要将这些美好的记忆分享给自己的亲人与朋友。

  来自摩洛哥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留学生左安和也成功拉出了一个造型独特的碗,她小心翼翼地将坯体从拉坯机上取下,并表示如果能把这件作品烧出来想把它送给自己的汉语老师。

 “我在摩洛哥的孔子学院里了解到了许多的中华传统文化,我对这些都十分感兴趣。这次来景德镇看到许多精美的瓷器,复杂的制作工艺令人惊叹。”左安和表示,自己未来想当一名中文老师,把中华传统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

  用青花料绘画时,左安和画了自己认为很美的中国山水,宋伊人则在盘子上写下了自己的中文名字,还有来自伊朗的南昌工程学院留学生希纳画下了一棵树,寓意“长青”。在他们的作品中,或许没有拥有完美的器型与高超的画技,但都蕴藏了朴实的美好向往。(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旅相融共生 两岸合作共赢!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举行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隆重开幕。(供图)

10月31日,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开幕。本届文博会秉持“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主题,采用“2+3+N”办展模式,设有文化产业综合成果展、城市印象主题展等2个综合主题展区,以及海峡两岸文博IP授权展、高校设计展、工艺美术精品展等3个专业专题展区,聚焦两岸互动、非遗传承、数字创新等,全方位展示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两岸文化交流成果。

开幕首日现场盛况。(供图)

海峡两岸文博会是唯一以“海峡两岸”命名并由两岸共同举办的国家级大型文化产业展会,由中共中央台办、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和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承办。展会持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拓展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

开幕首日现场盛况。(供图)

本届文博会突出新面孔新力量,台湾县市馆、大师工艺馆等9个主题馆汇集了近200家台湾品牌企业和100多位工艺大师,金门县首次复刻600年前的金门城为展馆形象。同时,诸多新机构和新嘉宾参与,进一步凸显文博会的交流平台作用。

金门县首次复刻600年前的金门城为展馆形象。(供图)

工艺文化展区汇聚了50余位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展示陶瓷工艺、大漆工艺等具有台湾特色的作品。青年创意展区则通过两岸高校设计展和青年文创沙龙等活动,为两岸青年提供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

开幕首日,文博IP授权展现场。(供图)

在交易对接方面,本届文博会首办文博IP授权展,邀请20余家博物馆藏机构参展,并举办相关交流活动,助力厦门打造文博IP交易中心。同时,搭建项目招引平台,提升对接交易实效。

数智赋能是本届文博会的另一大亮点。展会聚焦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展示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运用成果。专家智库和文化科技企业共同推动文化数字化发展。

此外,本届文博会还突出文旅融合,创新老字号体验场景,焕新非遗文化活力,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荣宝斋等老字号店铺参展,带来珍贵艺术品和研学体验活动。福建省贸促会组织的非遗特展和与淘宝合办的非遗工艺创新作品展,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同时,展会还联合抖音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联动,促进文旅消费。

市民游客可免费入场观展,通过扫描二维码或凭身份证等证件现场实名办理入场手续。

(王仟艺 张霁萱|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编辑 胡美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10月28日下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景德镇陶瓷大学联合在北京召开“2024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2024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将于2024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盛大开展。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指出,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已成功举办4届,在全国各产瓷区及兄弟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展览会规模日趋扩大,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陶瓷行业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不断凝聚行业力量,激发行业潜力,奋力谱写陶瓷行业发展的新篇章。

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展览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董博介绍,本届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精心策划了丰富的特色活动内容:举办“成就与辉煌”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精品联展,充分展示中国陶瓷工业近来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开展中国现代当代艺术陶瓷收藏精品创作高峰论坛、陶瓷工业创新发展和新媒体营销战略专家讲座讲座,探讨新形势下新市场的新潮流、新趋势;设立高科技先进陶瓷专区,演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陶瓷魅力;多家产瓷区政府、国内陶瓷头部企业和陶瓷院所将在展览现场组织产品推介和新品发布会等活动,进一步盘活精品陶瓷资源,打通陶瓷市场交流通道;举办“景德镇百家名壶展”、“景德镇百家艺术创作赏盘展”等专题展览,集中呈现中国陶瓷艺术家们守正创新的创作精神;开展陶瓷大集、寻宝集印、亲子陶艺等活动,让公众零距离感受陶瓷的无穷魅力。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理事长黄齐国在致辞中表示,协会作为本届展览会协办单位,将充分发挥全国及国际领域平台优势和作用,组织协调沟通本协会会员,收藏文化产业群体,港澳台同胞,世界收藏界收藏组织等踊跃参加展览会,并举办相关定制化对接活动,精准搭建合作桥梁,让参展商、采购商、陶瓷收藏爱好者得以高效互通,最大化拓展交易流通渠道,实现共赢。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秘书长王东明表示,陶瓷在室内装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陶瓷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空间的品质与美感,更能够传递出文化底蕴与审美追求,北京精品陶瓷展览会的举办,将进一步加强室内装饰与陶瓷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陶瓷在室内装饰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趋势,为推动中国室内装饰行业与陶瓷行业共同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烈汉代表陶瓷艺术工作者发言,他表示,在即将开幕的北京精品陶瓷展上,将举办“成就与辉煌”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精品联展。这些展品将展现陶瓷艺术家近年来的创作精品,反映了陶瓷艺术家创作的动态,体现了展品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从传统的工艺技法到现代的创新设计,从古朴的风格到时尚的潮流,每一件展品都蕴含着艺术家们的心血和灵魂。

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北京市青联委员陈美霞在发言中表示,“2024 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是陶瓷行业的一次盛会,通过这次展会,将有更多优秀的陶瓷作品和杰出的陶瓷人才被发掘和展示,将有更多的人感受到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北京陶瓷艺术馆作为本届展会的协办单位,将积极参与到展会的筹备和推广工作中去,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带领下,与各相关单位密切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共享共赢的陶瓷国际化、品牌化的展览交易平台。

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在发言中表示,收藏天下计划在2024北京精品陶瓷展引入台北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重量级IP,为各瓷区的陶瓷企业及艺术家赋能。这些IP的加入,不仅将丰富展会的文化内涵,提升展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将为陶瓷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接受了媒体专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文全主持了新闻发布会。湖南醴陵会展中心副主任胡修文、景德镇昌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付碧林分别代表陶瓷产区和参展单位进行了发言。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理事长黄齐国;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闽龙集团董事长陈进林;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陶瓷收藏委员会会长荆志忠;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樊瑞新;北京百嘉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水莲;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北京市青联委员陈美霞;山东银凤陶瓷北京公司总经理翟宝林;华光陶瓷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李勇;展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夏昆;展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陶瓷艺术馆副馆长聂张成;中国陶瓷频道战略发展部主任李秀丽等出席了2024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的新闻发布会。

来源:中国日报网

国博文创冰箱贴走红:“一冠难求”带来了什么?

 近段时间,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文创产品“凤冠冰箱贴”火了——开售至今3个半月时间,两款“凤冠冰箱贴”共售出14.5万个,一跃成为近20年来国博当之无愧的文创“销冠”。

  因为设计精美新颖、宜赏宜藏,国博7月一推出“木质凤冠冰箱贴”,首批3000件产品一天半内就售空。9月底,国博推出“AR金属凤冠冰箱贴”,再次受到观众青睐,开售当天2小时就售出2300件。

  鉴于产品供不应求,自8月13日开始,国博采取每日限量发售措施,随生产销售情况动态调整。

左图为木质凤冠冰箱贴,右图为AR金属凤冠冰箱贴(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介绍,两款冰箱贴所有工序都需安排固定工人制作,导致生产周期较长。不断提升产能同时,出台限购措施也是防“黄牛”倒卖的一种手段。

  “爆款”文创产品刺激着消费者需求,带动了产业发展。“随着凤冠冰箱贴持续销售火爆,产品制造厂家的生产规模和用工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增加了相关岗位供给,也促进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增收。”廖飞告诉记者,木质凤冠冰箱贴预计一两个月内日产量可达5000件,AR金属凤冠冰箱贴已经从1家代工厂发展到3家代工厂,日产量已达5000件。

  不只是冰箱贴,围绕“凤冠”这一IP,国博又陆续开发了笔记本、徽章、雪糕等10余款系列产品,均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介绍,今年国博文创总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幅接近60%,直接解决社会就业人数超千人。

  文创产品的持续热销,进一步拉近了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吸引越来越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一睹文物本身的风采。

  位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明清展厅的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成为目前国博唯一需要排队参观的展品。暑期参观旺季时,队伍最长可达百米;国庆过后,国博观众预约需求依旧旺盛。数据显示,10月8日至10月28日,国博参观人数达34.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0%。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近年博物馆文创出圈的现象比比皆是,说明文创冰箱贴已超出其本身的实用价值,成为一种流行符号,记录旅行足迹,承载文化记忆。

  廖飞说,国博将持续推动展览工作与文创开发协同发力,充分满足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美学价值。(记者杨湛菲、徐壮)

来源:新华社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3场在江西景德镇举办 宣讲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发展

新华社南昌11月1日电(记者袁慧晶)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3场活动1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举行。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翁彦俊作题为《瓷越千年:景德镇陶瓷与东西文明互鉴》的演讲。

11月1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3场在江西景德镇举办。(付裕 摄)

  宣讲中,翁彦俊以景德镇陶瓷发展历程为主线,结合大量考古及文物资料,讲述了“景德镇陶瓷何以跨越千年”“青花瓷何以横空出世”“中国陶瓷何以贸联全球”“千年瓷都何以传承发展”的文化脉络,阐释了景德镇陶瓷作为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所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翁彦俊认为,陶瓷在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外的交流和发展,成为了各国经济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重要见证。

  本次活动由江西省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协办。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对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

来源:新华社

耀州窑牵手泾阳茯茶 打造“官茶官窑”陕西特色产业名片

10月31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铜川市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签署“陕茶用陕器”战略合作协议,茯茶镇文化产业集团与耀州窑文化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现场,官茶官窑品牌联合研发中心、泾阳茯茶核心产区品牌推广中心、耀州窑陶瓷品牌推广中心同步揭牌。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荣荣,铜川市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鹏等出席仪式并见签。

依照协议,双方将围绕“官茶官窑”旅游研学线路开发、公共品牌联合推广、产品合作赋能与销售渠道共建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茯茶镇茶业公司与耀州窑文创传媒公司将在官茶官窑联名产品上进行合作,联合开发茯茶“陕”字号茶具、茶器。自古茶瓷不分家,耀州窑与泾阳茯茶这两大“陕”字号特色品牌的强强联合,将为茶瓷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更多鲜活实践。

近年来,泾河新城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积极健全标准体系,改进生产工艺,研发新品新技术,强化品牌建设,扩大市场营销,着力推进产业链延伸,大力推进以茯茶为核心的“百亿级休闲文化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并不断取得新进展。

“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茯茶产业发展创新路径,开展茯茶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探寻茯茶产业集群的‘两业’融合发展模式,助力茯茶产业融合发展。”泾河新城茯茶文化产业园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泾河新城供稿)

来源:中国网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举办

新华社厦门10月31日电(记者颜之宏)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0月31日在厦门举办。此次文博会集中展示台湾茶、漆艺、少数民族工艺、设计IP、文旅消费品等多个领域的文化产品,共吸引300余位台湾客商参展。

 10月31日,客商在河南博物院的展区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 摄

  “这次见到很多做传统文化的老朋友,我觉得两岸同胞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世界都感受到我们文化的魅力。”已经六次前来参加海峡两岸文博会的台湾乱针绘绣协会理事长姚翠华说。在她的展台上,针织刺绣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两岸客商不时驻足询问。

  除传统的文化产品展示交易外,本届文博会还首次举办文博IP授权展。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馆等20余家博物馆藏机构参展,集中展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商业价值的文博IP。

10月31日,客商在展会上体验蟳埔簪花。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 摄

  “我们这次带来了22个品类的90款文创产品参展。”河南博物院参展工作人员徐蕾介绍说,他们带来了“非遗来潮”“华服来潮”“豫来豫潮”等多个文创品牌,希望能够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将河南博物院丰富的文博IP带给海峡两岸的合作伙伴。

  记者了解到,本届文博会创新采用“2+3+N”办展模式,精心打造“文化产业综合成果展”“城市印象主题展”2个综合主题展区,同时开设“海峡两岸文博IP授权展”“海峡两岸高校设计展”“海峡两岸工艺美术精品展”等3个专业专题展区,并在大会期间举办对接会、签约会、互动体验、文博大讲堂等“N”场系列活动。

 这是10月31日拍摄的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台湾大师工艺馆。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 摄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由中共中央台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和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承办,将持续至11月3日。

领略千年瓷韵 共探中日陶瓷文化魅力

新华社记者杜一方、杨珏

  “为什么备前烧是茶系颜色?背后的‘窑变’色彩有门道。”10月23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文体中心,来自日本冈山理科大学的学者和中方来宾一道,就中日陶瓷文化进行交流。

  温润如玉的中国曲阳定瓷、古朴的日本备前烧酒杯、晶莹的日本京都苏山青瓷……“瓷韵流长——中日陶瓷文化交流活动”当日在曲阳拉开帷幕,多件中日瓷器作品集中展出,中日陶瓷艺术大师现场进行讲解,共探陶瓷文化魅力。

陶瓷作品展示。

  活动现场,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希望中日陶瓷界人士携起手来,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发挥独特积极作用。

  日本备前市市长吉村武司表示,备前烧是日本六大古窑之一,有着千年历史,是代表日本的传统工艺品,“希望借助陶瓷进一步促进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

  “本地陶土手感顺滑,非常好用,我们备前的稻田土会掺杂一些杂质。”日本备前市陶艺家木村桃山现场穿上围裙,就地取材用曲阳陶土演示拉坯技艺。他介绍,备前烧的独特在于不上釉、不绘彩,完全靠火焰和技巧来制作陶瓷,每一件作品都不一样。

日本备前烧陶瓷作品展示。

  千年不灭的窑火中,传递着东方文明特有的质感和温度。目前,曲阳县有定瓷企业工坊360余家,生产定瓷产品400余种,从业人员2万余人。

 陶瓷作品展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现场表演定瓷刻花工艺,生动展现定窑的艺术性与独创性。“定瓷的白是绚烂到极致后又归于平淡的一种素,既单纯又有厚度,从中可以窥见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他说。

 庞永辉现场表演定瓷刻花工艺。

  中国陶瓷艺术家白明感慨,中日两国的陶瓷作品中都有着对土地、对火、对人的无限向往。“陶瓷艺术用创造力来建立人们永恒的关系,背后不是宏大叙事,而是生活。”

  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程永华告诉记者,陶瓷起源于中国,也是世界文化瑰宝。中日烧制陶瓷的历史悠久,是文化、艺术互学互鉴的重要载体,“民间友好始终是中日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

来源:新华社

以瓷为媒 日企广交会上寻商机谋合作

新华社广州10月27日电(记者丁乐)赭红、海青、月白等颜色缤纷,浪花、斑点、莲枝等图案多样……正在举行的第136届广交会上,井泽秀哉带来了300多件不同色调与图案的瓷器展品,其中还有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一系列组合装的托盘与碗。“中国消费者的习惯是一个托盘配一个碗,我们还专门调了古典色。”他说。

  井泽秀哉的公司内外贸都有所涉及。他与中国的缘分从29岁开始,30年来一直将中国的产品卖到日本。改变发生在10年前,他开始将日本的产品卖到中国。

  “那时,我发现一款批发给日本零售商的橘子咖啡杯在中国卖‘爆’了,才意识到原来中国消费这么旺。合作的中国工厂老板也对进口日本产品提出需求,这是个互相自然吸引的过程。”井泽秀哉说。

  这十年间,他发现,中国消费者对瓷器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开始对产品的品质、传递的理念和文化有更大的兴趣。

  井泽秀哉的公司所在的岐阜县是日本历史悠久的制瓷产地,因美浓烧瓷器而闻名,相当于日本的景德镇。当地有几百家相关工厂,井泽秀哉与中国的生意一直处于上升期。“中国消费者乐于接受新产品、新事物,购买欲旺盛。现在卖得最好的是轻量陶瓷,出口过好几个集装箱。”他说。

   10月23日,客商在广交会上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未来,井泽秀哉对中日合作憧憬良多。“以陶瓷为纽带,我们与景德镇的友好交往由来已久。”他说,期待在景德镇做窑口,设厂制瓷,卖到中国和其他国际市场。

  第二次作为参展商参加广交会,KOEI JAPAN株式会社的相关负责人王耘同样有信心和干劲。“这次我们准备充足,展位面积扩展一倍,带来了更多品种、不同产品线、更贴合市场需求的瓷器。”他说。

  除了摆在展位桌“C位”的用碎瓷重新做成泥土烧制的环保再生瓷器,陈列架上还有家庭超轻量砂锅、餐厅高端瓷、陶艺家设计款等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瓷器。“这里种类这么多,我们也想看看市场前沿的反应,广交会是个测试场和考验场。”王耘说。

  本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的10月23日,王耘的合伙人柴田武司从日本出发赶赴广交会。“这是个不宜错过的盛会,我们很重视中国市场。这里也聚集了不同国家的客商,希望开拓更多国际市场。”柴田武司说。

  柴田武司是日本丸半制陶所的第七代传承人。高峰时期,丸半制陶所月产100万件瓷器。但因为人工成本上升、全球经济下行及疫情影响,生意慢慢不好做。他开始寻求转型,将目光投向海外,决定从开拓中国市场开始改变。他与老朋友王耘合资成立了一家企业,落户在日本美浓烧产地。

  “中国国内市场前景很好,消费群体需要多样化的东西。”柴田武司说,“我们有个3年计划,想通过3年参加六届广交会把握市场动态,继而扎根中国、开拓海外。”

  据本届广交会日本馆企业组展方负责人林海燕介绍,本届广交会第二期,有20家日本企业共18个摊位参展,主要展示陶瓷等日用品和礼品。

  “今年参加的规模更大,大家都想进一步打响品牌、开拓市场。”她说,目前中日合作的方式愈加多元,日企有通过代理商、合作商或成立分公司等方式开拓在华业务。

来源:新华社

景德镇市“才聚瓷都”书记部长进校园“双招双引”活动清华大学专场举行

10月28—29日,由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办,景德镇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承办的景德镇市“才聚瓷都”书记部长进校园“双招双引”清华大学专场系列活动在京举行。

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程京,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先后致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蓉致辞并推介。江西省驻京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阳添主持活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汪潇潇、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鹏、美术馆执行馆长白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永、基础医学院副教授谢兰,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智,清华校友三创大赛顾问、校友总会文创专委会副会长梅晓鹏及师生代表120余人参加活动。

林蓉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景德镇和清华大学的合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她指出,今天的景德镇,迎来了“领袖关怀、部委关注、政策叠加、流量赋能、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诚邀广大人才与我们携手共绘从“春意盎然”到“春色满园”的产业蓝图,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中,大显身手、大放异彩;携手共绘从“星火燎原”到“星光灿烂”的创新蓝图,在创新活力充分迸发中,勇立潮头、勇攀高峰;携手共绘从“风生水起”到“风光无限”的创意蓝图,在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中,追“风”逐“光”、追“新”逐“意”;携手共绘从“走向全球”到“走遍全球”的开放蓝图,在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中,互惠合作、互利共赢;携手共绘从“独树一帜”到“独占鳌头”的服务蓝图,在近悦远来的服务环境中,如鱼得水、如沐春风。

活动期间,举行了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成果转化对接会,达成合作协议8项,成功签订6000万元成果转化先进陶瓷人才项目和2亿元成果转化高性能新材料人才项目。

现场还举办了高层次人才现场对接双选会,全市组织13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涵盖了陶瓷、航空、化工、医药、文旅、环保等行业。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赵睿楠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