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中国白”展览亮相法国,品牌之路引发关注

11月12日,伴随着第六届中法文化论坛的启幕,世界的“中国白” 展览开幕式在法国多维尔方济各艺术中心举办,泉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蔡战胜宣布开幕,第六届中法文化论坛艺术总监蒂埃里·格里耶(Thierry Grillet)与“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发起人、资助人、英蓝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于志强致辞,并陪同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拉法兰观看展览,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张善辉主持。

展览汇集了自2017年以来 “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三届获奖、入围艺术家及驻地计划艺术家的众多精彩作品,也有来自“中国白”故乡泉州市德化县的何朝宗款造像,吸引了全球艺术界和陶瓷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蒂埃里·格里耶(Thierry Grillet)致辞到“感谢海丝起点城市泉州为多维尔带来了这么令人激动的展览,感谢于志强先生用激情搭建了中西方文化的桥梁,我对展览的内容非常着迷,这是不容错过的展览,它呈现了从过去到现在、从神佛器具到当代作品、从传统工艺到当代艺术的三重传递。‘中国白’的艺术起源,以及由此而生历经数百年的创作演变,在来自13个国家的作品充满活力的对话中得到了当代性的诠释。你会发现艺术家们对这种极其脆弱的材料的无尽探索,多元的技艺与艺术表达在这里碰撞,我真诚的邀请您走进这里,走进‘中国白’。”

“Blanc de Chine · 中国白”,这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名词,源于17世纪中国白瓷风靡欧洲的历史。福建德化是中国最早的制瓷地之一,有3700年历史。德化瓷莹润细腻、通透无瑕,是出海的先行者,早在宋元时期便从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点泉州乘风万里,大量销往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并开始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习俗的多元文化需求,生产风格迥异的陶瓷工艺品。明代的德化瓷代表了当时世界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以何朝宗“何来观音”为代表的瓷塑艺术风华绝代,法国人赞誉其为“Blanc de Chine · 中国白”。数百年来,“中国白”不仅代表了一种材质,更是一种精神、一个无尽之美的交流符号,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它跨越不同地域与文明、穿越时光,为世界所共有。

作为“中国白”品牌的发起人和资助人,于志强分享了“中国白”德化陶瓷品牌之路的艰辛历程。他提到,德化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但一直沿袭传统工艺,自清代以来陶瓷艺术发展停滞不前,缺乏国际视野,瓷土资源不断衰减但陶瓷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落后,亦没有形成地域品牌。他认为产业升级,品牌先导,并为此邀请了众多国内外专家进行深入调研,提出了以明代德化白瓷的辉煌历史为背景,以“中国白”重塑德化陶瓷地域品牌的战略构想,将“中国白”与具有国际辨识度的法语词“Blanc de Chine” 作为西文译名结合,进行国际传播,推动德化陶瓷艺术观念与国际接轨,以“艺术赋能”促进产业升级。

2015年,针对上述状况,在爱国华侨于志强的倡导下,泉州市与德化县两级政府与其捐助的公益机构泉州瓷路发展中心,共同开启了“中国白 · 再出发”工程。2016年,在中法文化论坛的框架下,通过发起“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中国白”国际艺术家驻地计划、“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论坛三个实施项目,吸引了全球艺术家的关注和参与,推动了陶瓷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与创新发展,将起源于东方中国的审美再次带到世界舞台。

据悉,“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Blanc de Chine International Ceramic Art Award)已分别于2017年、2019年、2021年举办三届,共迎来5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余位艺术家的2243件作品;并先后在法国里昂汇流博物馆、法国尼斯马塞纳博物馆等地举办世界的“中国白”展览。大奖赛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由博物馆、美术馆、学术机构、艺术史专家、艺术评论家、收藏家和国际著名陶艺家组成。大奖赛要求以不低于50%的白瓷材料进行创作,鼓励跨界,旨在汇聚全球优秀艺术家,以他们的视野、创造力和艺术手法延展陶瓷艺术的维度及深度,通过由评审委员会评选出具有当代陶瓷艺术前沿水准的、具有创新性的白瓷艺术作品并予以奖励。目前,大奖赛已成为继意大利法恩扎、日本美浓陶瓷大赛之后第三大国际性陶瓷艺术赛事,改变了中国陶瓷古国没有国际赛事的局面,并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赞誉和参与。

“中国白 · 再出发”也是一场新思想观念的“启蒙运动”, 德化作为“中国白”国际艺术家驻地计划的基地,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思妙想,至2024年已有美、英、法、意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位艺术家来此创作。国际最前沿的陶瓷艺术创作发展趋势及艺术理念在交流、讲座、展览中被分享传播,拓展了学生、青年艺术家和当地从业者的国际视野,推动了德化陶瓷艺术创新观念的提升,提高了当地陶瓷产业的附加值,产值从2015年的237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577亿元。

“经过众多国内国际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十年的不懈努力与无私奉献,政府的不断支持,“中国白”从一段辉煌的历史记忆被演绎为德化地域品牌,重新与世界对话,实现了从物质品牌、文化品牌到精神品牌的递增和升华。我相信,涅槃的“中国白”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潜力,会不断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与外延,走向未来”,于志强讲到。

火焰摇曳千年,“中国白”有阳光、时间、色彩、有温情,见证了中华文明在岁月涤荡中的蜕变与丰盈、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文明在求同中走向未来,艺术则在求异中获得生机,这里是德化的“中国白”,中国的“中国白”,世界的“中国白”。

来源:东方网

瓷越千年:景德镇陶瓷与东西文明互鉴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市考察调研,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瓷器之所以流传千年,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既来自卓越超群的器物之美,更源于凝结其中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景德镇瓷器如同中国文化的“微缩景观”,体现着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传递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唯有把握好蕴藏其中深邃而博大的精神性、文化性,深思之、挖掘之、弘扬之,才能将这颗文化明珠擦得愈加光亮,进一步以文化之光润泽今人的精神家园。

  景德镇陶瓷何以跨越千年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景德镇,有着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100多年近现代陶瓷发展史,是一块为瓷而生的土地。景德镇的地域文化既有江南水乡的细腻与柔美,又兼具赣北山区的粗犷与豪放,进而塑造出景德镇瓷器鲜明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制瓷资源和繁忙的昌江舟帆,为陶瓷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景德镇作为瓷都的千年辉煌。

清代督陶官唐英编著《陶冶图》之采石制泥图。图片由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景德镇所处的地貌盛产瓷石,这是一种硬质花岗岩。风化程度较浅的瓷石可以用来制釉,将瓷石和釉果用榔头敲成拳头大小后,放入水碓之中细细捣碎,之后再淘洗、沉淀、稠化,最后制成砖头形状送往制瓷作坊。另外,景德镇的特殊制釉工艺,还需要一种釉灰,也就是将狼萁草和石灰石在一起混合煅烧多次后产生的灰料,经陈腐后使用。这种釉果和釉灰相结合的瓷釉被称为“灰釉”,使用后会让瓷器表面更加光亮、发青。再加上魏晋南北朝等各历史时期,北方定窑、磁州窑,南方龙泉窑、越窑的大量工匠来到景德镇,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中,推动着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开拓创新。

  公元10世纪,景德镇打破了“南青北白”(南方造青瓷、北方造白瓷)格局,创造性地将“南青”与“北白”相结合,烧制出了青白瓷。景德镇青白瓷温润如玉的色泽和触手也温的质感,传递着君子如玉的人格魅力和淡泊致远的精神境界,在点茶、焚香、插花、挂画的宋人四大雅事中常见身影。于是,景德镇青白瓷以其莹缜如玉的釉色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并出口远至埃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二十九瓷器部杂录载:“元丰五年,八月甲寅,饶州景德镇置瓷窑博易务,从宣义郎都提举市易司勾当公事余尧臣请也”;《宋会要辑稿》载:“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器及漆器以给用”,这些史料说明当时景德镇的瓷器税收兴旺且已成为御贡之选。

  进入元代以后,朝廷正式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磁局”,既是对景德镇窑业生产能力的肯定,也进一步促进了陶瓷生产工艺与技术的大发展。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景德镇设置“陶厂”,后改称“御器厂”,清代称作“御窑厂”,为景德镇培养了大批顶级工匠的同时,也不断研发新工艺和创新设计,从而使得景德镇的陶瓷在海内外极具竞争力。

  在陶瓷发展过程中,景德镇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陶瓷产品体系,钵、碗、盘、杯、碟、盏、盏托、注、注碗、执壶、瓶、罐、盖瓶、洗、炉、枕等应有尽有,还初步形成并奠定了以“七十二道工序”为核心的手工分工合作生产体系,把分散的、零散的和不自觉的技术发明和经验,上升到规范化、标准化和普遍化的高度。

  另外,瓷器的生产,窑炉技术也是关键。景德镇的窑炉形制从唐代至宋代模仿外来的龙窑到元代开始使用葫芦窑,以及清代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蛋形窑,从而能够更加自如地控制氧化、还原气氛和窑炉温度,并且在窑炉的不同部位装烧不同类别的瓷器。当时,将近300座窑炉同时烧造,“四时雷电之镇”的称号可以说是毫不夸张。开窑后,烧成功的瓷器或直接在本地售卖,或用稻草禾秆包装进行长途运输,引来舟帆如云;而未成功的瓷器则被打碎废弃掩埋于地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景德镇陶瓷何以跨越千年?我认为,这得益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中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的突出特性。从汉唐时期的陶瓷集镇、两宋时期的陶瓷市镇,到宋末至元的陶业都会、明清时期的瓷国高峰,景德镇陶瓷业连续千年未曾中断;并且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兼收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等南北各著名窑口技艺之所长,为中华文明图谱勾勒出精彩一笔。时至今日,这些传统制瓷工艺依然在景德镇活态传承,如徐家窑的传统作坊、众人合力以拉坯工艺成型的大缸,以及全市1900余名非遗传承人等。这种对陶瓷文化和制瓷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让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青花瓷何以横空出世

  青花瓷是全球贸易中流通量最大、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是在陶瓷千年发展历程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青花瓷上的流行图案早在12—13世纪就已在中国的南北方盛行。如金代北方磁州窑,烧造的白地黑花瓷;南方的江西吉州窑,也烧造了图案风格类似的黑彩留白瓷器。但元代早期并不见青花瓷的踪影。真正成熟的青花瓷诞生于约十四世纪三十年代的景德镇,从目前瓷器本身有铭文的纪年器判断,元青花的兴盛时代在公元1334年至1351年之间。

  在宋代青白瓷的基础上,元代的景德镇对瓷釉进一步革新,创烧出了卵白瓷,其釉面拥有如同鸭蛋壳似的质感,色虽青白,但釉面呈失透状,这种釉的流动性不强,也使得画上去的青花料不易晕散。这种釉是“元人尚白”的产物,无意中也为元青花的诞生铺就了温床。

明代宣德青花试料盘和两种青花料的显微照片。图片由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提供

  “天青色等烟雨,卵白釉等苏麻离青。”随着14世纪上半叶的东西方文化交融和商品贸易,来自波斯的青花钴料苏麻离青传入中国,与景德镇的卵白瓷相遇,由此点亮了一个全新而经典的瓷器品类——青花瓷。元青花的横空出世令人惊艳,大气丰富的器型,挥洒自如的笔意,繁而不乱的细腻构图,特别是幽蓝华美的青花发色和白中泛青的剔透釉面,更是堪称完美的结合。元青花烧制成功之后,迅速销往西亚、欧洲等地,景德镇出现了成为世界制瓷中心的雏形。

  作为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代表,景德镇陶瓷器形以对称之美为法度,以天圆地方为内涵,使得陶瓷造型在规整格局中有着圆融的内核。青花瓷诞生后,配之以一个个生机勃勃、气韵生动、充满生命和情感的图案,更是凝结了中华美学精神,传递着和合文化,体现了古人丰盈的精神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些器皿上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无不栩栩如生。如青花瓷上的缠枝纹,以其婉转灵动、周而复始的线条,象征着生生不息、天长地久的意象,枝条串联起的牡丹、莲花、菊花、灵芝等四季花卉,则寄托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宣扬忠臣义士的戏曲故事,体现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伦理道德……这些都是青花瓷上常见的图案元素。陶瓷图案中还有一些抽象的元素符号,如祥云、八卦等,则体现了人们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与探索。

  近些年景德镇落马桥窑址考古出土的青花瓷,就是当年烧制的废弃品。这些青花瓷大多出土于一处遭遇突然事件被焚毁的高等级元代房址四周,其上覆盖一层纯净的元晚期瓷片层,有卵白釉、青花、霁蓝,还有瓷质滴水和瓦片等。器物品质普遍较高,还有带官府定烧特征的瓷器,如枢府瓷和宪台瓷,以及具有仿青铜造型的青花爵杯。而蓝地白花五爪龙纹碗、青花五爪龙纹高足杯,以及留有描金痕迹的霁蓝釉瓷片的存在,则表明当时的皇家也在此有着直接的定烧。

被民窑模仿样式的明代宣德御窑青花蝶耳杯。图片由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提供

  透过这些落马桥出土的器物,以及世界各地发现的元青花品类可以看出,景德镇的青花瓷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创造史、一部包容开放史,从青白瓷到卵白瓷,再到青花瓷,甚至于之后的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许许多多精美绝伦的陶瓷,都在景德镇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明创造出来。景德镇的匠人们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景德镇包容与开放的鲜明文化特质,彰显着中华文明具有的创新性和包容性,成就了“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

  中国陶瓷何以贸联全球

  自古以来,陶瓷就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青花图案也蕴含着文化交流的印记。如最常见的缠枝纹,这种纹饰的产生、发展既和埃及的莎草纸、古希腊和罗马的茛苕纹、古印度的忍冬纹有渊源,也和陶器、青铜器上的二方连续纹样有关联。景德镇的匠人们将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完成了东西方文化在原料上、图案上、器型上的结合,同时也催生了不少新的青花瓷品类,并随着郑和下西洋等外交活动,走向了世界各地。

  景德镇瓷器早在北宋时期就曾远销中东,在南宋和元代时期,也是对外贸易中常见的精品。埃及著名的福斯塔特古城出土了中国的不少瓷器,在元青花之前,11世纪末的景德镇青白瓷就到达过这里。新加坡福特康宁出土的中国瓷器中,有元代青花指南针纹饰碗和青白瓷戏台形瓷枕等罕见品类。位于印尼东爪哇岛的德罗乌兰是满者伯夷国的首都,也是该国在14世纪最重要的贸易口岸,同样出土过元青花和霁蓝釉瓷器。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两件藏品,一件是出自叙利亚摩苏尔的铜器,另一件为明代永乐的御窑青花瓷,后者在造型上显然模仿了前者,包括底部凹口的处理,而图案上则有分别。阿联酋的拉斯海马考古出土了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青花瓷。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的“瓷都千年”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件青白釉的胡人牵马俑,是北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依然畅通的真实写照。这些发现铺展开一幅以陶瓷贸易为雏形的早期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精彩画卷。

  景德镇的御窑厂在其数百年的存续中,不仅为明清两代宫廷的日常用度烧造了大量精美瓷器,还为祭祀、庆典、外交等国家重要场合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殿堂器物,使得景德镇陶瓷具有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青花御窑厂图瓷板,晚清,首都博物馆藏。图片由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提供

  经历了明代早期的海禁后,15世纪末起,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瓷器又开启了一次新的外销高峰。2023年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就发现了10万件以上的明代正德年间景德镇瓷器,如此大规模的考古发现,见证了中国与世界通过景德镇瓷器进行文明交流的重要历史。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在菲律宾、印尼、中东、东非等都有大量发现。

  其中,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最为推崇。在当时,拥有中国瓷器成为财富、地位和审美品位的象征。王室和贵族们把中国瓷器挂在墙上、放在橱柜里,甚至镶嵌在天花板上。如葡萄牙里斯本的桑托斯宫瓷厅,其第一任主人——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就在景德镇定制过纹章瓷。后来,葡萄牙贵族兰卡斯特家族买下宫殿并着手改造,在瓷厅天花板上错落有致地镶嵌了200多件明清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盘。2022年5月,法国吉美博物馆将“桑托斯宫瓷厅穹顶虚拟再现装置”捐赠给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并落户御窑景区,成为中法两国友好交往的重要象征。景德镇青花瓷器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进入不少经典的油画作品之中,如乔凡尼的《基督为门徒洗脚》、提香的《诸神之宴》等。

  随着西方“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海外的贸易与殖民,并形成了东、西两条从中国出发的瓷器贸易线路。欧洲人也随之开始从景德镇定制瓷器,如带有法国耶稣会纹章的瓷器和用于宴会场合盛放鸡尾酒的潘趣碗。

  除了陶瓷贸易的兴盛,景德镇制瓷技艺也在国际交流中不断推广。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民窑开始兴盛,官搭民烧或者民窑直接生产的官样瓷器,推动青花瓷等制瓷工艺开始向国内外其他地区流传。如云南建水窑2020年进行了考古发掘,所出青花瓷判断为明代正统至天顺时期。通过云南地区和红河流域,青花瓷工艺在这一时期进一步传到了越南等地区。越南河内升龙府考古遗址出土的中国瓷器和越南瓷器为中越陶瓷工艺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新的例证。另外,土耳其伊兹尼克也是著名的陶都,十五世纪时,该地的工匠们也曾模仿中国的青花瓷。

  进入清代,景德镇官民窑制瓷工艺和设计进一步创新,特别是颜色釉和釉上彩瓷方面,呈现出一幅“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面貌。匠人们还借鉴欧洲珐琅彩,研发出了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的粉彩瓷。虽然从19世纪开始,中国的瓷器外销逐渐衰落,但以瓷器为载体的文明交流却从未断流。

明代永乐青花壶与十二世纪叙利亚铜壶,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图片由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提供

  通过一件件历史文物,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陶瓷之所以可以贸联全球,是因为素有“白色金子”美誉的陶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充分发挥了其和平性的突出特性。陶瓷在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陶瓷也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重要见证。

  千年瓷都何以传承发展

  今天的景德镇,街头巷尾,皆是瓷器碰撞的清脆声响;举目四望,尽是形态各异的陶瓷佳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考古工作者在景德镇御窑厂、落马桥、湖田窑、南窑、南市街等当地瓷业遗址里,发掘出土了大量唐代至民国时期的古窑业标本和丰富的文化遗存。

  去年10月份,国际瓷器研究联盟在景德镇成立,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89家机构上百名学者参与其中。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把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藏品、沉船陆地的考古发现、相关的研究力量和研究人员等整合起来,大家一起来共同讲述瓷器故事,共同去唤醒历史记忆。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备受鼓舞,也使命在肩。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我相信,只要我们深刻把握陶瓷文化具有的突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努力在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保护传承、陶瓷产业升级、文旅融合发展、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下更大力气,持续加强陶瓷文化的传承发展,就一定能够把“千年瓷都”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来源:光明日报

万千气象看福建 | 向海洋要动能,融文旅勇探新——看泉州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光明网泉州11月15日电(记者 李丁丁)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系着民生。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竞争的关键,作为民众生活中的“新刚需”,其展现出了非凡的消费拉动能力。

  泉州地处台湾海峡西岸,海域面积11360平方千米,长达498千米的海岸线,拥有24座渔港,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特色文旅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11月14日,”万千气象看福建·唱响海上牧歌”网络主题调研采访团走进泉州市德化县与惠安县,直观感受福建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劲脉动,深入挖掘泉州海洋文旅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做法和特色。

  烟火气:这里古朴与时尚交织

下午时分,在泉州市惠安县崇武古城的角门,依然有很多行人来来往往。来自山东的两位游客,头披花头巾、上穿彩色斜襟短衫,下着宽大黑裤,仿佛穿越时空而来,惠安女服饰与崇武古城的古朴对比鲜明又分外和谐。

 图为崇武古城中的老街巷

  行走在崇武古城的街道上,空气中吹来的微风都是咸咸的味道,仔细听,有海水拍打岸边的哗哗声,抬头望天,有蓝天、白云,还有一盏盏时尚的彩色灯笼。在惠安县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地方,一场关于文化旅游的时尚变革正悄然上演,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着古朴与时尚并存的浪漫气息。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了位于大岞惠女民俗村,这里背靠青山,面朝大海。不仅有美景更有美味!记者路过一家海边的鱼卷店,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每次回惠安,都要来这边走一走,这次带朋友过来吃鱼卷、海蛎,都是地道的家乡味道!“在外省工作的张女士边吃边对记者说道。

 图为惠安鱼卷

  鱼卷,是惠安当地起源于清代的名小吃,是惠安人的“家乡味”。岂止于鲜,如今崇武鱼卷已从渔家自制的一道美食小吃,发展为市场化、规模化、机械化的当地特色食品产业,一批批鱼卷生产企业迅速崛起,瑞芳食品、海乐食品等店铺遍布惠安的大街小巷。据悉,瑞芳食品正在积极申请外贸出口审批,惠安美食将有望走出国门,“试水”国际市场。

  文艺范:这里多元活力加速释放

  泉州,这座融合古典韵味与现代风貌的城市,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旅产业的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在这里,不仅有红砖古厝与摩天大楼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观,更有众多闽南特色的传统艺术馆点缀其间,它们如同历史与艺术交织的璀璨明珠,让人在悠闲漫步中,沉浸在历史深邃与艺术灵动的和谐对话之中。

 图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负责人蒋武强正在讲解剪瓷工艺。

 在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负责人蒋武强揭示了木雕、石雕、红砖古厝的建造工艺之美。记者留意到,在一众作品中,有一副《丹凤朝阳》作品分外醒目,色彩绚丽,流光溢彩。“这是传统手工技艺剪瓷,手艺人通常会将彩色瓷碗剪成大小不等的瓷片,根据设计稿将瓷片用铁钳剪修成各种形状。一般用在闽南地区各地寺庙、民居等建筑中。”

 图为《荷花碗》青石雕

  在闽南,有不少技艺精湛的剪瓷师傅,他们用匠心守护传承着这份技艺。而在惠安雕艺博物馆内,有一只荷花碗却能令众人叹服,它用青石雕刻而成,上面爬着青蛙和蜗牛,看似平平无奇,但它却可以浮在水面上,犹可见工匠在造型、重量、平衡上的巧思和功夫。此外,圆雕、透雕、浮雕……这些不同的雕刻技法,都在匠人的手中绽放出别样的艺术光彩。

  雕艺产业是惠安的支柱产业,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北美等10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2021年惠安县雕艺产业年总产值超500亿元。据悉,惠安县雕艺从业人数10.6万人,拥有5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00多名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摄影家、艺术院校、游客等前来采风创作、摄影写生和游玩。在惠安,雕艺产业正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薪火传:千年辉煌,再续新篇章

图为龙鹏艺术馆内的馆藏白瓷

  远看是纱,近看是瓷!远看是纸,近看真是瓷!近年来,德化白瓷中的《神话》与《书籍》爆火网络,引发了网友们的一片惊叹,瓷器技艺竟能达到如此巧夺天工的境界。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德化白瓷的辉煌早已跨越千年,其美名早在古时就已响彻海内外,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瑰宝。

  早在宋元时期,受海洋贸易的需求带动,德化窑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德化瓷迅速崛起享誉世界。和景德镇不同的是,德化瓷走的是规模化外销策略,古代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大宗商品,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图为屈斗宫古窑址

  当时,泉州被誉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需要一座实力雄厚的商品生产基地作为其后盾,以支撑其繁荣的海上贸易。而德化陶瓷,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品质与庞大的产量脱颖而出,成为了这座生产基地的璀璨明珠。“在宋元时期,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德化精美瓷器,经由泉州港扬帆远航,将东方的美丽与智慧播撒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说道。

  精美的瓷器,做出来,摆出来,还要传出去。改革开放以来,德化陶瓷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贸易快速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德化现有陶瓷企业45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陶瓷茶具和花盆生产基地。

  如今,每一座遗存的古老窑址,每一件出土的珍贵文物,都散发着德化窑的耀眼光芒。一代又一代的德化人,精心守护、传承并坚守着这片孕育了无数奇迹的沃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德化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我们放眼泉州,正满怀激情地向海进发,奋力书写着“泉州”海洋文旅故事的新篇章。

来源:光明日报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文保团队:触摸汉代文明脉动

【人才强国新征程·关注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洋 光明日报通讯员 薛斌

  这是一座年轻与古老交织的博物馆。

  年轻,是因为它从开馆至今仅四年时间,今年5月才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古老,是因为它的馆藏文物都来自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它就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常有网友幽默地说,海昏侯刘贺凭一己之力,撑起了一座博物馆。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集“帝、王、民、侯”于一身的人物,将大汉之灿烂繁华,尽数掩藏于江西南昌新建区墎墩山下。

  一群平均年龄不过30岁的年轻人,从校园课桌转向文物修复室,在一器一具、一简一字间,拂去历史的尘埃,触摸汉文明强壮而有力的脉动。

  妙手回春:让文物以原貌与世人相见

  历经2000多年时光,由于地质变迁、地下水位变化等原因,海昏侯墓出土的许多器物都有腐蚀、变形、残损等情况。但经过文物修复师的“妙手回春”,大多数文物都能以原貌与世人相见。

  “这是我在老师指导下,修复的第一件器物。”博物馆里,修复员江宇指着一件从刘贺之子刘充国墓穴出土的青铜镜说。2020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江宇来到刚刚成立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成为一名文物修复部门的工作人员。

袁龙辉在对漆耳杯缺口处进行补配

那一年,他和同事袁龙辉跟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文保团队学习,对刘贺墓出土的车马器进行了修复。有了跟班学习的经验后,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着手修复青铜器。

  “现在回头看,那时候措手不及的样子还挺有意思。”还记得刚拿到需要修复的青铜镜时,江宇傻眼了——一个塑料盒子装着不少青铜器碎片,碎片上还有很多附着物,锈蚀特别严重。

  “只要充分了解文物病害,就能对症下药,治标治本。”在修复项目负责人、原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研究馆员杨小林的指导下,江宇对碎片进行了文物病害图分析、能谱分析、硝酸银定性分析后,完成了青铜镜的“病情诊断”,随后他和袁龙辉开始动手修复青铜镜。

  借助化学药剂和物理工具剥离有害锈蚀,粘接犬牙交错的裂痕,对铭文或图案,既有的要保护、破损的要修补、磨灭的要恢复……正如“拼图”般,在不长的时间里,江宇与袁龙辉完成了青铜镜的主体修复工作。

  为了让文物整体色调一致,并尽量接近其在出土时的外观,掩盖修复痕迹,大部分文物在完成修复的最后一步通常是“做旧上色”。

  在文物修复领域,“做旧上色”的效果也是评判文物修复技艺的重要标准。

  “小伙子不要急,先浅后深,先少后多,慢慢尝试。弹、画、抹、点,看准位置不能乱撒。”驻扎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原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霍海峻也加入工作组,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进行“做旧上色”工作。

  为了模仿上色部位周围纺织物的痕迹,江宇用纺织手套在补配部位轻轻按压并配合矿物颜料和虫胶,完美复刻了纺织物和铜锈的颜色和形貌,补配的痕迹也消失不见。江宇说:“那时我才真正意识到什么是‘画龙点睛’了,明白让文物‘活起来’并不是一句空话。”

  如今,这件青铜镜已在博物馆中展出。

  “当我看着修复前后照片对比的那一刻,看着修复文物放进展厅的那一刻,看着小朋友对着文物开怀大笑的那一刻,我是幸福的,这便是我工作的意义。”江宇说。

  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这几年,对江宇和袁龙辉而言,是在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承担起了光荣的使命。“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工作博大精深,必须时刻学习。因为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承载着多元一体的生动实证。因而每一次修复过程,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袁龙辉深有感触地说,“从跟班学习到上手操作,在这个过程里,无论是在业务技能上,还是在思想上,我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相辅相成:持敬畏之心不断研究学习

  今年5月,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新修复的17件漆木器与观众见面。

  海昏侯墓共出土了3000多件漆器,只有1100多件保存较为完好。经过多年修复,达到展陈条件的漆器也不过几十件。

  文博界有个说法:“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南方地下水位高,漆木器出土前长期泡在水中,才能保持不腐。出土漆木器的保护修复首要任务是做脱水定型,然后才能进入漆器髹饰。

江宇在对一件修复中的博山炉进行缓蚀封护处理

 在博物馆一楼的漆器修复室里,修复部门工作人员王雨夕正在和一件碎成了三瓣的龙纹漆盘“较劲”。“这还是保存较为完好、能辨识出器形的漆器,修复起来比较‘简单’,但也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现在到收尾的时候了。”王雨夕手持一根纤细的画笔,蘸取调制好的色漆,小心地在文物的缺损处补色。

  作为文物修复人员,王雨夕不仅要学习各种修复技术和理论知识,包括材料科学、化学、科学仪器的使用等,同时还需要培养耐心和细心,以及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不仅如此,在漆器修复的过程中,她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生漆。“漆器修复,需要使用生漆,但几乎所有人都会对生漆过敏。”王雨夕说,从最初开始每天需要与药膏为伴,到现在过敏的情况越来越轻,她觉得这仿佛是自己和文物互相“治愈”的过程。

  “对这种过敏反应也没有特效药,只能硬撑,等完全适应了,好像身体内产生了抗体才不会再过敏。这是大多数漆器修复人员必须挺过的难关。”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吴镇华说。

  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经年累月受地下水浸泡,出土漆器含水量都很高,再加上外力挤压,多数漆器变形严重,甚至支离破碎。要经过分析、检测、清洗、脱水、矫形、定型、干燥、补配、漆膜回贴、髹漆、缓蚀封护等步骤。其中,脱水处理时间要几个月,甚至更久。

  “每当修复完成一件文物时,所有的困难都被成就感和幸福感冲散了。”王雨夕说。

王雨夕在为一件修复中的漆盘补色。

 不仅仅是王雨夕,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成立之初,因场馆还在建设,许多刚出土的文物在完成提取后,必须与其他文保机构联合进行文物修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中心的文物修复人员也加入其中。

  “我们采取边挖边学的方式,搭建起海昏侯墓首支考古发掘与文保团队,开始了文物修复工作的系统实践。”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说。

  事实上,海昏侯墓自2014年开挖封土堆后,为对不便运输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就地搭建了4000平方米的漆木器、简牍、金属器、纺织品、实验室考古的文物保护工作用房,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修复人员那时即已入驻。

  “我们全程参与了海昏侯墓现场保护及室内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掌握了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性提取及发掘后文物清理整理、检测研究、保护修复工作。”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李文欢说,来自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保护团队由6名平均年龄32岁,具有在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在他们的带领下,一支10余名擅长金属器、漆木器、陶瓷器等文物修复技能的技工队伍也迅速成长,先后修复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约1000件套。

  9年前,李文欢就加入了考古队,是最早一批进入海昏侯考古工地的文物保护人员。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他对文物与文保人员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是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在文保用房跟着文保专家学习,后来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带领团队进行保护修复的同时继续学习。文物修复与保护永无止境。不同的器物、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手法、不同的技艺,若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不可逆的毁损。”李文欢说,经过数年的学习,他才懂得文物保护与修复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薪火相传:助力文保事业生生不息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竹简修复室,两排整齐的蓝色托盘置放在墙边,一根根竹简整齐排列于托盘中。“这些是海昏侯墓出土的五千多枚竹简中的一部分。”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师陈亦奇说,海昏侯墓出土竹简的修复一直由该中心承担。

  在一旁观摩如何清洗竹简的袁龙辉,是在结束了青铜器修复项目后,转入竹简修复项目的。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藏品云兽纹漆盘。

“这个比漆器修复难多了。有的竹简得借助机器才能分辨文字。”袁龙辉说,竹简的修复极其考验修复人员的耐心——每一枚竹简都要经过纯水的清洗,去除表面覆盖的污渍后,再用细小的勾线笔头,轻柔地点触竹简表面的污渍,以流水带走污渍。“光这功夫没有几年的练习,不敢轻易上手,稍有不慎就是一个古文字的消失。”袁龙辉说。

  虽然有过青铜器、漆木器修复的经历,但在竹简修复领域袁龙辉却是个“萌新”。得益于博物馆与合作方共同培养修复人员的创新模式,他才有机会接触竹简修复这项技艺。

  “有一次,我给一盘已经清洗过的竹简拍照,发现竹简上写着‘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这几个字,当时就有种历史照进现实的感觉,原来我们和2000多年前的刘贺读的是同样的书,写的是同样的文字。”这种穿越的既视感直冲内心,让袁龙辉再次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

  2020年,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联合成立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工作站揭牌,同时采购了一批用于实验室考古和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专业设备。

  “高校毕业的学生进入博物馆工作,虽然具备做文物修复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范丽君告诉记者,培养文物修复人才,需要有项目提供实践机会,帮助他们积累经验、提升技术。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展陈的宴饮场景

 44岁的管理在2019年博士后出站后就加入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海昏侯考古团队,担任了4年的文保组负责人后调入江西省博物馆。“要培养出一名成熟的文物修复师,至少要以10年为期,同时还必须具备长期坚持的信念。”如今,作为江西省博物馆馆长,管理也在积极开展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培养工作。

  “一些考古机构仍存在招不到人、文物修复人才断层、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供需矛盾和冷热不均,人才来源相对单一,培养出的修复人才无法满足文物保护需求。”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梅亦认为,需要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持续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养,完善在职在岗文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将培养单位、培养项目纳入专项计划,在招生名额、研究经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当然,对于青年考古、文保人才来说,也需要有干事创业的情怀和使命。”梅亦说,当前文物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文博队伍特别是考古、文保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规划和协调管理,加快解决考古文博人才支撑问题,让文物考古事业薪火相传。

来源:光明日报

中原文博会文创产品受青睐 专家建言丰富消费体验

河南鹤壁11月15日电 (记者 韩章云)AR扫码看浚县泥咕咕“动起来”、AI剪纸许愿机输入文字即能打印一张剪纸风格图片……15日,为期4天的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中原文博会)正在河南鹤壁举行,新款文创产品频频亮相备受青睐。

11月14日,河南鹤壁,顾客在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参观

 本届中原文博会吸引了1400余家文化企业参展,着力打造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和企业交流平台。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各地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广受欢迎。其中,非遗成为各地文创产品研发的“热土”。泥塑、瓷器、剪纸、绘画、布艺等中国传统工艺,经创意包装,以文具、服饰、食品、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呈现,不仅可观可感,还能穿戴上身、入口品味,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

11月14日,河南鹤壁,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展出的浚县泥咕咕。

来自坦桑尼亚的留学生尤努苏·萨伊迪·利科科被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浚县泥咕咕吸引。拿起一只小鸟造型的泥塑,他从鸟尾处的小口吹气,“咕咕咕”的声音让他感到惊喜,“很像小鸟的声音,这很有趣”。

  鹤壁被称为《诗经》的故乡,展会前期,“中原文博会纪念版流沙票根”走红网络,流沙缓落,《诗经》浮现,十分梦幻,成为本届中原文博会的文创“爆品”,备受青睐。

  近年来,中国各地文创产品研发热度空前,“爆品”频出。例如北京的凤冠冰箱贴、藻井冰箱贴被网友称为“最难‘抢’的文创”。那么,文创“爆品”何以备受青睐?

  “文创产品吸引消费者买单,除好的创意,也需创新呈现方式。”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郭广新认为,如依托网络游戏、沉浸式演出,利用AI、AR、元宇宙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不仅能让消费者找到情感共鸣,还能丰富消费者的体验。

  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会长杨德林以陶瓷为例介绍,河南拥有汝瓷、钧瓷、唐三彩等众多名瓷及窑口遗址,文创产品可以很好地实现艺术陶瓷生活化,生活陶瓷艺术化。

  上海好励文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缪仁好认为,文创“爆品”具有阶段性,除本身创意外,更需媒介推广,其中,消费者的体验式推广最为重要。“消费者把某地文创产品带回去或者送出去,起到二次传播、二次消费的作用,他们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某地文化,这种大文旅效应才是真正的‘爆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英博物馆获捐1700件中国瓷器

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泰晤士报》和《卫报》等媒体13日报道,仍旧深陷2000件藏品失窃丑闻的大英博物馆当天宣布,大维德基金会将把收藏的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悉数捐给大英博物馆。这些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珍贵文物。

  报道称,这批文物原属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自2009年起进入大英博物馆第95号陈列室作专题展出,基金会的受托人此次正式将这些文物捐赠给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全名为斐西瓦乐·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是一家成立于1952年的小型私人博物馆。创始人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生前收集了大量中国珍品文物,主要以陶瓷为主。后来,基金会因经营不善,遂将藏品出借给大英博物馆保管。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图片来源:外媒

  资料显示,大维德基金会及其藏品一直备受瞩目,其陶瓷收藏之丰、品质之精,举世闻名,如汝窑作为存世数量稀少的陶瓷精品存世不过90件,仅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汝窑陶瓷就达12件,且皆为品相完整、器型稀见、胎釉上乘的珍品。

  据称,大英博物馆此次获赠的文物年代从公元3世纪跨越至20世纪,其中大量带有年号款识,对研究中国陶瓷的断代与制作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即“大维德花瓶”,被西方学者称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瓷器”,是元青花断代的标准器,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公开发表的资料中最早带有详细年款的元青花,对于元青花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瓶还入选“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

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图片来源:外媒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大英博物馆官网显示,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长期公开展出2000件,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很多是稀世之宝。“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去年8月,大英博物馆约2000件藏品失窃成为该馆“史上最大丑闻”,《泰晤士报》甚至以“国家耻辱”来形容此案。事件发生后,博物馆馆长和副馆长相继引咎辞职。随之,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呼声也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根据该馆今年5月发布的最新声明,已找回628件丢失或被盗文物,但仍有上千件文物不知去向。该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称,找回失窃藏品的工作仍在继续。国际艺术品追回公司CEO马里涅罗曾直言,追回失窃文物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这其中存在复杂的法律和鉴定问题。

  失窃丑闻令大英博物馆所谓“文物保管人”的角色受到强烈质疑,要求英国归还被掠夺文物的呼声一再高涨。尼日利亚、希腊、埃及等国均要求其归还国家文物。

来源:环球时报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 揭示中华文明早期形态

早在4000多年前,黄河中游的陶寺文化发源地已经形成了一套“年月日时”完整计时系统,陶寺先民们推算节气、制定历法过上了富足的农耕生活。

这些考古发现在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展出。该馆于11月12日对公众正式开放。

展出230件(套)珍贵文物,包括陶器、玉器、骨器、铜器和漆器等各类器物,全面展示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领队高江涛表示,博物馆不仅为全面展示陶寺文明提供了一个平台,还通过数字技术为游客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体验。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遗址,陶寺遗址于1958年被发现,1978年正式发掘,先后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具有空前规模的城址,功能分区多,宫殿和陵墓等级分明,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

高江涛从2003年开始参与陶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他说,考古学家在陶寺遗址发现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古老的观象台。

该观象台由13根呈半圆形排列的夯土柱组成。站在特定的观测点上,观测者能够通过日出时分太阳的位置来判断节气。例如,冬至时,太阳会从柱子间的第二道窄缝中升起,而春分和秋分时节则以第七道窄缝为标志。

此外,该馆还展出了其他的天文仪器,包括铜齿轮形器——专家推测它可能用于观测月相;“圭表”仪器的实物——其原理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通过度量日影长度的变化来确定时间;还有五个彩绘的木制“沙漏”装置——据说也是用于计时体系。

所有这些工具都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先民们种植小麦、玉米、大米和小米时所使用的。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各种农具和储存剩余谷物的地窖,竹鼠和鳄鱼的遗骨则表明这里曾经是温暖潮湿的气候。

1980年出土的一件彩绘蟠龙纹陶盘是博物馆亮点之一。陶盘上刻画了一条浑身鳞片的双耳盘龙,龙方形的嘴里叼着一根松枝。

高江涛说,陶盘上的龙形图案是多种灵兽的组合体,帮助我们追溯中国文化中龙图腾的起源。

他补充说,展出的乐器中,如磬(编钟)、陶寺铜铃和鼍鼓(一种覆有鳄鱼皮的彩绘木鼓),反映了当时礼乐文化中高规格的仪式。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上表示,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研究新进展,为古史探索提供了新材料。

他说:“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有力实证和生动写照。”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万千气象看福建|在千年古窑 读懂德化陶瓷的“海丝故事”

 新华网福州11月14日电(刘默涵 肖和勇)走入泉州德化屈斗宫窑址,仿佛走进了一段活的历史。千年前,匠人们在这里架起柴堆,烧起窑火,一件件淡雅脱俗的瓷器由此诞生。

  11月14日,“万千气象看福建·唱响海上牧歌”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泉州德化,感受瓷都因海而兴、向海而荣的海丝故事。

  德化陶瓷自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屈斗宫古窑址便是时代的见证。

  屈斗宫古窑址位于龙浔镇宝美村破寨山南坡,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该遗址于1953年发现,1976年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单位对屈斗宫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15平方米。

 宋元德化窑展示馆展出的出土作品《夏商·陶兽》

  据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介绍,屈斗宫窑址窑炉依山而建,除窑顶坍塌外,其余结构保存较好,有火膛、窑室、窑门、隔墙、出烟室、护窑墙等遗迹。该窑为分室龙窑,是龙窑向阶级窑转化的过渡形式,反映了宋元时期窑炉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屈斗宫窑址也是德化瓷辉煌历史的一道缩影。德化瓷兴起于宋朝,但德化窑烧瓷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2007年,在德化县三班镇辽田尖发掘的原始青瓷窑址,距今已有3700多年历史。

  进入宋元时期,受益于泉州海洋商贸的繁荣,德化窑迅速崛起。据《德化县文物志》记载,德化县境内发现的古窑址多达239处,遍布德化18个乡镇,其中,青铜器时代1处、唐代1处、宋元时代42处、明代30处、清代177处、民国时期55处。这些考古发掘的古窑址,有的从宋元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屈斗宫古窑址旁的宋元德化窑展示馆,集中展示了德化陶瓷一路走来的辉煌成就。这里汇聚了来自德化屈斗宫窑、尾林窑、内坂窑等古窑址的600多件代表性器物,来访者可以近距离了解宋元时期德化陶瓷的风采。

  “宋元时期,德化制瓷工艺、烧瓷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青白瓷、白瓷成为主流,并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明代,德化白瓷风靡世界,被誉为‘中国白’。”郑炯鑫说,近年来,德化县持续推进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力争将德化窑打造成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进一步提升“德化窑”文化品牌,赓续海丝文明。

  悠久的陶瓷发展史,为德化积淀了厚重的陶瓷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德化陶瓷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贸易快速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

  截至目前,德化现有陶瓷企业45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陶瓷茶具和花盆生产基地。2024年1-9月,德化陶瓷产业集群规模达476.3亿元,同比增长13.1%。

来源:新华网

“乡村给城市引流”:“瓷海明珠”照亮古村文旅

在浙江丽水龙泉市,“00后”金宏杨最近有点忙——因为在城区经营的青瓷店铺和在溪头村开设的民宿生意都不错,她频繁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不过,她发现不少游客是先进村感受青瓷文化后,再萌生出逛城的兴趣,“乡村给城市引流,有点妙!”

  “先进村,再逛城”,身居山区一隅的溪头村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作为中国最早的全球化商品之一,龙泉青瓷有着超过1600年的历史,被誉为“瓷海明珠”。溪头村是全球首个陶瓷类“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传承地。如今,该村深挖青瓷文化,用千年非遗“点燃”古村文旅热。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古龙窑可谓溪头村的“镇村之宝”。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古龙窑群落,每年村里会举办数十场“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体验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沉浸式参与。随着客流高涨,上到退休老人、下到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在村子里寻觅到了新机遇。

  今年65岁的村民孙国华就是其中一位。眼下,他在家门口当起了“演员”,一身白色中山装,一把蒲扇,面对一波接一波的游客,串起青瓷开窑流程的台词娓娓道来。“能以表演的形式向游客介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龙窑开窑仪式,我很自豪。”他捋了捋飘逸的白色长胡子,笑着说。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人们漫步溪头村,小路转角处就能欣赏到青瓷大师的作品,或是触摸嵌在黄泥墙上的青瓷碎片,近距离体会“如玉类冰”之美。加之设计前卫的竹建筑群、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古村的魅力愈加彰显。

 “其实,溪头村的‘美’并非一蹴而就。”土生土长的叶柏青回忆说,早年溪头村各类加工作坊多,污染严重。

  依托浙江扎实推进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溪头村与众多乡村一样实现华丽蝶变。叶柏青2017年回村经营高端民宿,因为“经过整治后环境逐年变好,于是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旅游业,旺季的时候民宿订房率能达到85%以上”。

 游客因青瓷慕名来到溪头村,总能挖掘到更多“宝藏”。好山好水孕好茶,吴呈伟的荒野茶店迎来了越来越多的顾客;陈翠花忙着晾晒酸枣糕,阳光下,金灿灿的糕体耀眼夺目……有来自杭州的游客表示,“一进溪头村,青瓷文化扑面而来,这里吃喝玩乐住一应俱全,买了许多乡野好物,不虚此行”。

  古代青瓷漂洋跨海,当代游客纷至沓来。溪头村虽被群山环抱,但“青瓷与乡村互相成就,偏远小山村走出大山、走向国际是必然”。接受完记者的采访,金宏杨又开始着手对接北京、上海等地的研学团队,在她看来,溪头村的魅力应该被更多人看见

来源:中国新闻网

第四届“香港潮州节”将于11月20日至24日举行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简称“潮总”)13日在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四届“香港潮州节”将于11月20日至24日一连五天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本届“香港潮州节”主题为“潮韵相传”,旨在推广潮汕四市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希望通过“世界潮人摄影展”“百潮汇展─潮100+1”“潮人家宴”“潮人潮事潮系家国”“潮州美食”“潮食潮煮”“工夫茶”“潮州戏”“英歌舞”活动等与公众互动,让广大香港市民品味潮汕四市历史文化底蕴。

  在本届“香港潮州节”上,主办方将重点推广潮汕品牌产业,设立逾150个展销摊位,展出潮汕美食如牛丸、鱼蛋、卤水鹅、盆菜、鱼皮饺、绿豆饼、单丛茶、糕点、粿类,以及木雕、手拉壶、潮绣、陶瓷等工艺品。

  潮总主席陈振彬致辞时表示,作为香港100多万潮籍乡亲的代表团体,潮总一直致力于弘扬潮汕文化。“香港潮州节”是潮总打造的亮点项目之一,前三届“香港潮州节”分别于2015年、2017年及2022年举行,得到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第四届“香港潮州节”将商务交流和文化推广融为一体,相信一定能为香港市民提供一场文化盛宴。

  第四届“香港潮州节”筹委会主席高永文介绍了本届潮州节的活动内容,他希望别开生面的潮州节可以全面展示潮汕的独特风土人情,加深香港市民对国家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第四届“香港潮州节”由潮总主办,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广东海外联谊会,国际潮团总会和国际潮青联合会作为支持机构,广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海外联谊会合办,潮总辖下包括香港潮州商会在内的46个属会协办。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