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颜色釉–最美郎窑红

  郎窑是清代的官窑之一,即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监烧的御窑。 郎窑的产品除郎窑红外,还有郎窑绿,郎窑兰釉及描金、郎窑青花、五彩等。而郎窑的最大成就是恢复了明中期失传的铜红釉烧造技术,成功地烧成著名的郎窑红。

郎窑红釉胆式瓶

  郎窑红,是中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
     郎窑红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郎窑红釉菊瓣碗

  但是古代郎红以铜为着色,与现代的铜元素为着色有着很大的差别,化工原料跟原矿原料完全是两种概念。以原矿材料烧成的郎红,颜色与肌理中会有细节的体现,如俗称的牛毛与兔毫,颜色更深,化工原料烧出的虽然也红,但层次难以凸显。

郎窑红是模仿明宣德时期宝石红釉特征烧制的。釉凝厚,玻璃感强,佳品呈鲜红色。传世品以瓶较多,常见的有观音瓶、棒棰瓶(棰口直颈者为硬棒棰,撇口圆肩者为软棒棰)、直颈扁腹瓶;盘碗也为数不少,有通体呈菊瓣形的。郎窑红器皿的口部多为白色,与宣德红釉瓷器的灯草口特征相似,器皿的底部有白色、米黄色者称为米汤底,浅绿色者称为苹果绿。郎窑红瓷器底部书写年款的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两种,但数量不多。

郎窑红釉乳足炉

郎窑红是铜红釉中较鲜艳的一种,其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釉色深浅不一。色深者红艳,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征,其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光彩夺目。色浓者泛黑,色浅者粉红,色淡者暗褐。
郎窑红器里釉有米黄色、微青色、白色三种,均开有纹片。
郎窑红器足底釉有米汤色,苹果青色,均显露红色的斑晕,偶然也有红釉底和白釉底。
      郎窑红器有单层釉和双层釉两种。双层釉是没有””脱口””现象的,单层釉者其口沿釉在高温中往往下垂流,使口沿显露胎骨之色,一般呈白色、米黄色、浅红色或淡青色,形成了””脱口””。由于釉逐渐垂流,使器物上半部釉色浅淡,下半部釉色深艳,形成了””垂釉””。但因为制作工艺精湛和掌握好火候,使郎窑红器垂釉一般均不过足,称之””郎不流””。统称””脱口、垂釉、郎不流””,这是郎窑红器的鉴定要点。但是””郎不流””也不尽然,根据耿宝昌先生的调查统计,约有15%是流釉过足而稍加修整的,但与后世窑变釉的斩足现象又有程度不同的区别。
      郎窑红釉器,在其他方面也都具有康熙朝的时代特征。一是胎骨洁白细密而坚硬,足底露胎处有火石红;二是口沿涂有粉质的粉白釉或浆白釉,且多有破泡;三是修足有平切式、平切棱角略园式、滚园式或为里收外斜削的二层台式;四是器身红釉与足除露胎处有一条白色线;五是器型独特如观音樽、油鎚瓶,笠式碗等都是康熙时极为流行的造型;六是大多数无款,偶有青花””福””、””寿””、””大清年制””款。

郎窑红釉渣斗

 郎窑的产品除郎窑红外,还有郎窑绿,郎窑兰釉及描金、郎窑青花、五彩等。而郎窑的最大成就是恢复了明中期失传的铜红釉烧造技术,成功地烧成著名的郎窑红。
      以铜原料作为着色剂,早在汉代的铅绿釉陶器上就使用过,铅绿釉就是铜在低温氧化焰中的呈色。
      高温铜红最早出现在唐代的长沙窑,另在唐长沙窑和宋代均窑中还作纹饰使用过。真正烧成浑然一色的铜红釉瓷器始于元代的景德镇窑,釉色为暗红色。它为后世铜红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到明早期的永乐、宣德年间景德镇窑才真正烧成通体鲜红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可是到明代中期这种烧造技术就失传了。直到200多年前的清代康熙朝,在郎窑中才又成功地烧制出高温铜红釉瓷器。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价值连城的元青花

 元青花以苏麻离青的神秘幽蓝,赢得世人追捧。然而,人们很快发现,元青花是一个无法获得历史文献证实的尴尬命题——长达五百多年的青花烧造历史,没有任何关于元代烧造青花瓷的记载。所有文献都认为,创青花从明永乐郑和下西洋,带回来苏麻离青开始。
     元青花瓷(又称元青花),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青花莲池鸳鸯图菱花口盘
         元(公元1206-1368年)
         高7.2厘米,口径42.5厘米,足径24.3厘米
         菱花口,折沿,浅弧壁,圈足。通体以青花为饰,折沿处绘波浪纹;内底绘满池娇纹,一对鸳鸯嬉游于莲池水草之中,四目相对,顾盼生姿;内壁青花留白,模印花果纹,石榴、葡萄、桃子等纹样轮廓清晰可辨,外壁饰仰莲纹。元代景德镇窑青花大盘的图案布局颇具特色,一般由多层装饰带组成,布局繁满而结构清晰。元代以前几乎不见口径超过
35厘米的大盘,一方面由于大器的烧造难度极大,另一方面大盘造型源于伊斯兰文化,其产生与中东地区来华订烧的贸易活动相关。

 青花云龙纹罐
   元(公元1206-1368年)
   高27.9厘米,口径20.9厘米,底径19.8厘米
       该器通体青花纹饰,颈部饰海水纹,肩部绘莲瓣杂宝纹,腹部主题纹饰为云龙纹,一条龙盘绕器身,龙身矫健,凶猛强悍,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形象。绘画技艺高超,画面主次分明,使用进口青料,青花发色浓艳鲜丽,色调明艳。此器为成熟元青花瓷器精品。
       元代龙纹多绘于盘心、瓶腹、罐腹,用作主题纹饰,其中龙纹极具特色,龙身躯细长如蛇,头小,龙头呈扁长形,双角,张口露齿,龙嘴上翘,细颈,四腿细瘦,爪生三指、四指或五指,但三爪龙最为常见,爪分张有力,龙尾较秃,肘毛、尾鬃皆呈火焰状。龙纹四周多加饰海水纹、云气纹或火焰纹。这类大罐纹饰除云龙纹外,还有人物故事图及牡丹花卉纹等,人物故事图有鬼谷下山、韩信赠金、文姬归汉、昭君出塞、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尉迟恭单鞭救主等历史故事图等。

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瓷瓶-元
  高29.8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9.9厘米
      此瓶口部外敞平展,束颈,垂腹重心较低,颈、腹间过渡圆滑流畅,低圈足略向外撇,器型稳重。釉色莹润透明,饰青花云龙图案,笔法简洁奔放。
      元代瓷器制造最有代表性的成就是釉下彩技术的广泛应用。所谓釉下彩技术,是在瓷胎上先画出纹饰图案,再施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经高温烧制。其优点一是由于可以直接在瓷器上进行绘画,利于创作者的艺术发挥;二是绘上去的图案永不褪色。这种技术最早出现在唐代,宋代也有使用,但是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没能形成大规模生产。元代在技术和原料两方面取得了突破,于是创造了以青花和釉里红为代表的新品种。

青花缠枝花卉风纹梅瓶
       高29.5厘米,口径2.6厘米,底径10厘米
       器形以凤首作器盖,与颈部凤身及花尾相衔。器身上部一半绘以展翅飞凤,一半绘以缠枝花卉,胫部绘莲瓣,内饰卷叶纹。青花发色浓艳,有黑色结晶斑。全器装饰构思巧妙,极为罕见,亦为元青花转向成熟时期作品,极为珍贵。盖后配。

图源:国家博物馆官网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因北宋景德年间烧制的精美瓷器而称今名。景德镇窑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而略带青色,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的新创,其色调给人以清新爽快之感。青白瓷以光素者居多,亦间有刻花者。北宋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北方定窑的许多制瓷工匠也随之南下,他们带来了定窑瓷器制作技术,在景德镇仿制定窑瓷器。所产瓷器,胎体釉色纯白如粉,有“粉定”之称。受其影响,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所替代。青白釉瓷器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纹样的凹下处积釉稍厚而较青,胎薄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罩青之称。景德镇窑青白瓷曾作为贡瓷,供御府使用,其品种有碗、盒、盘、注子、瓶等。造型上常作成瓜棱口、花瓣等形状,纹饰有牡丹、 梅花、芙蓉、 莲花、鸳鸯、鱼、鸭及儿童形象等,其装饰方法为刻花、划花、印花和贴花等种类。

青花缠枝莲枇杷纹菊瓣碗   明永乐

  景德镇窑是中国传统窑炉之一,景德镇窑系属于宋代六大窑系之一。诞生于今江西省景德镇,故称景德镇窑,实际上由数个窑口组成。
      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完备的陶瓷产业体系,广泛的国际影响,是一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的城市,也是一座“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的深度开放城市。
     景德镇窑据记载始烧于唐武德(618一626)年间。建国后发现瓷窑遗址多处,以杨梅亭窑、石虎湾窑、黄泥头窑最早,均为五代时期。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明永乐

  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完备的陶瓷产业体系,广泛的国际影响,是一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的城市,也是一座“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的深度开放城市。 

        景德镇窑据记载始烧于唐武德(618一626)年间。建国后发现瓷窑遗址多处,以杨梅亭窑、石虎湾窑、黄泥头窑最早,均为五代时期。

青花花果纹执壶   明宣德

中国传统的陶瓷可分为三大类:龙窑(倾斜式隧道窑)、阶级窑(倾斜式冷底多室窑)以及景德镇窑(平焰窑)。 景德镇窑为我国传统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窑。它的烧成室型呈一头大一头小的长椭圆形,近窑门处宽而高,靠近烟囱则逐渐狭窄矮小,故有”鸭蛋窑”之称,全长约15-20米,容积为300-400立方米,是以松柴为燃料,火焰长而灰分少,因不含硫或者含量极少,适宜烧还原焰,对于白瓷、青花瓷、颜色釉瓷等传统瓷的釉面呈色效果良好,可装烧高火、中火、低火的瓷坯。因窑内腔较高(最高高度不超过6米),便于装烧大件制品,适合多品种生产的条件。因此,景德镇窑(在景德镇也叫柴窑)单位公斤瓷的燃料消耗量小。另外,其结构简单,镇窑建筑速度快,基建费用少,产量大,周转期快,可以快速烧成和快速冷却,适应于景德镇附近制瓷原料的特性和瓷器的传统风格。对南方某些瓷窑来说,在控制烧成气氛和瓷器质量,以及燃料(松柴)消耗等方面,镇窑均较龙窑、阶级窑和倒焰窑等优点。

青花加彩海水云龙纹碗   明正德

景德镇瓷窑,据元蒋祁《陶记略》记载,南朝时期即已有瓷业,唐代已烧白瓷,其时景德镇名新平,又名昌南镇。北宋初年,向京师贡白瓷,宋真宗景德年间贡瓷得到赏识,改镇名为景德镇,并设置监镇,由官监民烧,创烧出影青瓷。元代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监烧瓷器,创烧出卵白色的“枢府”釉瓷及釉下彩的青花、釉里红瓷器。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中国著名的制瓷中心。明代在此设置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御器厂控制了最熟练的工匠、垄断优质瓷土和釉料,对制瓷工艺过程制定统一的、精细的分工,规定了各道工序的规格,使制瓷水平大为提高。明代主要烧造青花瓷器,同时创烧出点彩、釉下彩、釉上彩、斗彩等多种彩瓷品种。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由于帝王对瓷器的奢求,在仿制古代名窑瓷器,创造新品种,仿造其他手工业品及制作专供外销的外国形式的“洋器”等方面都获得成功。青花及多种彩瓷品种,闻名中外。清代御器厂的监窑官如臧应选、刘源、郎廷极、年希尧、唐英等对景德镇制瓷技术的提高,起了促进的作用。他们督制的瓷器,被称为“臧窑”、“郎窑”、“年窑”、“唐窑”等。其中尤以唐英的贡献大,他亲自参与烧造,并总结经验,编写出《陶成记事碑》和《陶冶图说》两部清代制瓷工艺史的重要资料。清末,景德镇制瓷业已趋衰落。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湘阴有个万窑窝,要进城门过窑坡–岳州窑

  岳州窑是隋唐五代时期的一处重要青瓷窑址,位于湖南省湘阴,窑址分布在窑头山、白骨塔、窑滑里等地。湘阴在唐代隶属岳州,故名“岳州窑”。岳州窑瓷胎一般较薄、轻,胎色早期呈红或米黄,晚期灰白。釉色以青绿居多,釉薄而质细,玻璃质感强。釉面有不规则的细碎冰裂纹。有的器物胎釉结合不好,易脱落。器形有碗、盘、盘口壶、四系罐、瓶等。考古发掘在五代时期的堆基层内,烧窑工具几乎都为匣钵,说明当时岳州窑的制瓷工艺已较为进步。此外,长沙窑是在岳州窑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岳州窑青釉葵口碗   五代

民谣:“湘阴有个万窑窝,要进城门过窑坡。”据湘阴县志记载,宋前湘阴有个“瓦碎潭”,故此足以证明,湘阴历代有烧窑的历史。从多处窑址堆集层及汉晋墓发掘中,发现许多汉、晋、隋、唐青瓷器及青瓷片,证明先人有烧制青瓷的工艺技术且规模庞大,专家在“青竹寺”窑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纪年款布纹青瓷片(铭文“汉安二年”公元143年)。此瓷片与原地窑址的青瓷器物一致,另其县城附近出土几处墓葬,出土了青瓷四系罐、油灯、碗、碟等都是“岳州窑”制器,同时一起出土了“大泉五十”“直百五朱”“太平百泉”“货泉”钱币,也可佐证该出土器系汉三国两晋器物。“岳州窑”胎质细腻、灰白,器形厚重,敲击有金属般声音,瓷化极高,青瓷开片,造型古朴美观、光洁;釉下荧光闪烁,玻璃质感强,唐代茶圣陆羽赞之“岳州瓷青、青则益茶”,唐诗人刘言史有诗云“湘瓷泛青花”,故此,专家认定,“岳州窑”为中国成史上最早青瓷当之无愧。

岳州窑青釉小罐   唐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品定六大名窑的茶碗时说:“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从饮茶所需的器具角度来看,茶圣陆羽把岳州窑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见,该窑在唐代显赫的地位。

岳州窑青釉划花莲瓣纹盘口瓶   五代

“岳州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岳州窑曾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我们现在要把岳州窑传承并发展下去,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把岳阳的本土文化和岳州窑相融合,比如岳阳楼、洞庭湖、江豚、麋鹿等。”课程上,周国防介绍了岳州窑的历史,以及近年来岳州窑烧制技艺的发展情况和岳州窑青瓷的创作历程,在场的家长和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岳州窑青釉四系盘口壶 唐

 据陆羽《茶经》中介绍,“煮茶法”是直接将茶放在瓷釜中烹煮。大意是,首先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烧水,但不能全沸,待水泡微露时加入茶末。二沸时先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中以备用。所以“轻花”当指沫花中的细小茶花而言。由于岳州窑是唐代以生产青瓷茶具为主要产品的青瓷古窑址,所以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认为“湘瓷”当泛指唐代岳州窑产品而言。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一个源自大唐的多彩传奇–长沙铜官窑

 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前后经历了200多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也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

长沙窑灰青釉绿彩花卉纹枕  唐

 印尼“黑石号”沉船打捞的长沙铜官窑瓷碟上自书为“石渚孟子”,湘籍诗人李群玉在描述其烧造盛况时,也称之《石潴》。窑场衰落于五代之际,宋以后为历史所尘封,人们早已忘却当年的盛况,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为考古学家所重新发现。
       伫立长沙铜官窑窑址区,面对广袤的窑址废墟,厚厚的历史文化堆积层,自然联想起诗中描绘的情景,“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遥感当年窑场之繁忙。
       唐代制瓷名窑林立,南有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北有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形成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长沙铜官窑另辟蹊径,以彩瓷而崛起,独步名窑之林,瓷业开始呈现三足鼎立势。釉下彩的普及,釉下彩的创烧,为长沙铜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长沙窑青釉绿彩碗  宋

 长沙铜官窑瓷器的绘画丰富多彩,以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人物为主,如花间小鸟、双凤朝阳、芦鸭戏水等。它们有的用单线勾勒,有的用彩色渲染,有的用笔泼墨,虽然构图简单,但技巧娴熟,意境精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长沙铜官窑出土的瓷器纹饰除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人物、园林景观外,还有不少是诗文书法,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开创了以诗文书法来装饰瓷器的先河。
        长沙铜官窑的诗多是五言诗,只有少许七言诗,六言诗则少之又少。这些诗并不怎样地强调合乎韵律,也不以重用字为忌,只求意境,只求通俗,只求神韵,完全不同于四平八稳、严格韵律的馆阁体。诗的内容大多反映了当时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长沙窑贴花壶 唐

长沙铜官窑瓷器突破了当时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的青、白瓷单一色调,以彩瓷在陶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尤其是利用还原焰的原理,成功创烧了铜红釉瓷。这一技术的发明与掌握,是陶瓷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成就,开创了世界陶瓷生产新纪元;与此同时,长沙铜官窑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歌赋、谚语及产品广告等融入陶瓷装饰艺术中,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艺术,是中国瓷器装饰艺术上的创举。
       其烧制于陶器上的诗词歌赋填补了全唐诗的不足,对研究唐代的诗词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其出土的瓷器形式多样,造型优美,瓷塑动物玩具极为生动,其中褐绿色彩绘人物、动植物、自然景物,图案新颖多变,色彩艳丽,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生产的瓷器除广泛流传在全国14个省外,更是远销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西亚、北非、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沙铜官窑作为世界釉下多彩的发源地,以独特的陶瓷装饰艺术和令世人震惊的外销量,确立了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显赫地位。

长沙窑贴花壶 唐

在湖南“文化强省”、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打造沿湘江两岸文化产业带”以及发展现代旅游业等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中,以长沙窑为焦点的文化、旅游等系列利好政策频频推出,系统性振兴工程已经全面展开。2006年长沙窑被列入全国一百个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成为第一批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2009年,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建设,成为全国首个获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公园已完成近2亿投资,已开园。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中国发掘规模最大的瓷窑遗址–耀州窑

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金代延续北宋时期继续发展,元代开始转型,走向末落,经明代、清代,终于民国。

耀州窑青釉瓜棱罐  宋

耀州窑始于唐代,北宋末为鼎盛期,宋代六大窑系,终于民国。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

          耀州窑在宋时北方的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于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宁(1102-1106)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形成了一个自北而南的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系以黄堡镇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多个窑场。各窑制品均与铜川窑相似,仅由于所用原料有差别,胎质与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耀州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梅瓶  宋

宋代耀州窑,是耀州窑历史上最为辉煌昌盛的时代。古代文献中还曾提到过“十里窑厂”,可见当时耀州窑瓷器的规模多么宏大。
        耀州窑瓷器的造型十分丰富,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饮食器、饮酒器、文房器、陈设器等应有尽有,如瓷瓶、熏炉、注碗、盏托等,其中各种瓷瓶的式样繁多,这在宋代的其他瓷窑中也是并不多见的。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图碗 宋

宋代装饰技法主要是刻花、印花、划花及模印刻划相间,以刻花、印花为主。北宋中期刻花发展成熟,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有力,刀痕有斜度,是宋代刻花技法中最优秀者。北宋晚期的印花也很精美,布局严谨对称匀衡。纹饰有缠枝莲、把莲、牡丹、缠枝菊、波浪、飞鹤、飞蛾、犀鹤、博古、海水游鱼、莲塘戏鸭和婴戏图案等,龙凤纹则是宫廷瓷器专用题材。水波纹外一般刻划以六角形边线,水波中三鱼多见。婴戏图案则以荡秋千为主。宋代花纹装饰特点:早期于器面刻 划简单的花瓣纹;中期则花纹满布器面;到了晚期花纹线条大多纤巧。 宋代器物足端无釉,足内有釉。

耀州窑青釉印缠枝莲纹小碗  宋

耀州窑之最

  1. 中国发掘规模最大的瓷窑遗址。2.中国最早建成的大型遗址性陶瓷专题博物馆—— 1989年一号遗址(唐宋窑址)保护厅建成对
  2. 外开放。1994 年博物馆主馆建成对外开放。2000年二号遗址(唐三彩窑址)保护厅建成对外开放。

3.中国第一座唐三彩保护厅——中国最早烧造天青釉瓷的窑场,起源于唐代晚期,成熟于五代,对宋代以后 的官窑天青釉系瓷的烧造产生了重大影响。
4. 中国最早使用煤炭作燃料烧瓷的窑场,始于北宋早期。
5.中国最早的窑神庙碑——宋元丰七年(1084年)《德应侯碑》,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皇帝敕封的窑神。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窑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窑所在地主要在越州境内(今浙江省宁波市和绍兴市)。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

越窑青釉盖盒  五代

 唐、五代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也称“秘色窑”。位于越州(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上林湖)境内,故名。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辄万件;入宋以后,贡瓷数量有增无已,一次进贡有多达十四万件者。越窑在南方浙江省,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越窑位于浙江省,唐代越窑的烧造地主要集中在绍兴上虞、宁波余姚等地,以后逐渐扩展,形成越窑窑系。按越窑器型和风格可分为初唐时期和中晚唐时期。

越窑青釉碗  五代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农学陆龟蒙的一首反映越窑瓷釉色特点的诗,犹如碧玉般晶莹,或嫩荷般透翠,或层峦叠翠般舒目。
       越窑青瓷是中国最久远的瓷器之一,器形丰富,具有装饰的特点,有刻花、划花、印花和堆贴等手法,秘色瓷造型清秀,胎体莹薄,釉质青翠,胎质细腻坚硬,青释亮泽,颇富有生活情趣,尤其在五代的秘色瓷成为越窑青瓷的高峰。越窑青瓷因其釉色清澈碧绿、如冰似玉,给人捉摸不定的感觉,而被誉称为“秘色瓷”,享誉世界,是世界公认的“瓷母”。

越窑青釉圆盒  唐

 秘色瓷,指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是古代越州名窑(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上林湖越窑遗址一带)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简称“秘瓷”。“秘色”的“秘”意思是“机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药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谓“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也被广泛认为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从晚唐到北宋初年(9世纪—10世纪)的近两百年里,越窑烧造的秘色瓷一直都是专供皇家的珍宝。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其诗作《秘色越器》中描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在《吴越备史》《十国春秋》《宋史》中都有关于秘色瓷器的记载。

越窑青釉执壶  唐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中国第一家专业越窑青瓷博物馆,也是为数不多的公益性质的博物馆之一,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姚江之畔、元代古桥通济桥堍的一幢仿古建筑群内。自2007年开馆以来全年对外免费开放,藏品纵括西周、春秋战国、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北宋,为数6000多件,价值人民币数亿元。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一片冰心在玉壶–宜兴窑

 宜兴窑,在今江苏宜兴丁蜀镇,故名。烧瓷历史悠久,秦汉时宜兴地区陶窑密布;两晋时在均山烧青瓷,唐初在归径等地大量烧制,至晚唐、五代成为南方民间著名青瓷窑;宋、元时期,丁蜀与西渚一带大规模烧造日用陶和早期紫砂。明清时成为当时的烧陶中心。涧众村发现有唐代青瓷窑址。明代以紫砂器闻名于世,出现不少制紫砂壶名家,如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等,并仿烧宋代钧窑器物,因有”宜钧”之称。

宣统元年款宜兴窑紫砂壶

 紫砂是一种炻器,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宜与紫砂器胎质具有这种特性,而且,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紫砂器以器型,泥色和儒雅风采取胜。
     在汉唐时期产品有青瓷罐、盘口壶、碗、体、洗、盘、灯盏、瓶、盆等。宋代产品有盆、壶、罐、 钵、缸和陶瓶等生活用品。明代是以紫砂陶器而闻名中外,产品有壶、杯、瓶、罐等,主要有各式的紫砂壶蜚声世界,出现了供寿、时大彬、陈鸣远等一批制壶名家。到了清代更是名家辈出,品种繁多:有紫泥、红泥、黄泥、白泥、黑泥和花泥等,其著名匠师有杨怀仁、陈汉文、葛子厚、潘大和、吴月亭等。另外有葛明祥、葛源祥兄弟所制的宜均釉器也闻名于世。

宜兴窑紫砂壶清

 陶器比瓷器早了几千年,为什么陶窑系为什么会没有呢。原来是因为大部分陶器品相粗质,在宋代“急流勇退”,被精美的瓷器占据统治地位。也是基于这一原因,受传统认知影响,国内许多陶瓷专家也都曾认为目前陶窑体系已不复存在。
      宜兴陶博馆研究人员在走访宜兴窑址遗迹、进行资料研究后发现,被誉为“中国陶都”的宜兴,完全拥有确立窑系的各类条件,这一重大发现打破传统认知,备受关注国内陶瓷学者关注。从古到今宜兴境内窑场就分布广泛,明代的前墅龙窑依然还在烧制产品,是中国龙窑史上的活化石。
      智慧的宜兴人在明代中晚期还孕育陶瓷产业的革命,成功弃瓷兴陶,相继产生“均陶”和“紫砂陶”两个新陶种,一改传统陶器的粗劣品相。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传承,这两种陶器显出其顽强的生命力,目前都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有深远的影响力。
      所以,宜兴窑系是景德镇窑系等国内八大窑系之后的第九大窑系,而且是国内唯一以陶器为代表的窑系,堪称华夏第一陶窑系。

宜兴窑紫砂壶清乾隆

宜兴窑址小窑墩遗址文物为青瓷器,胎质坚致灰白,釉色淡青或青中泛黄,器形主要有盏、碟、钵、洗、盘、碗、罐等日用器,以碗、盆、罐、灯盏等青瓷器为主,大都为缸、瓮等日用粗陶。宜兴窑址涧潨窑遗址文物以生产民间日常使用的碗、钵、罐、盘(碟)、灯盏为主。宜兴窑址真武殿窑群文物主要为罐、碗、碟、执壶、枕等青瓷日用器,也有少量褐釉瓷器以及碾轮、碾槽等粗砂陶器 [2]  。宜兴窑址前墅龙窑文物主要以盆、瓮、罐、壶等日用粗陶为主,间烧少量紫砂器。宜兴窑址筱王村古窑群文物主要有四系坛、四系罐、小缸、执壶、瓶、盆等,灰褐色胎。宜兴窑址前进窑遗址文物主要为大缸、盆、酒坛、陶台等。

玉麟款宜兴窑紫砂壶

宜兴窑址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宜兴窑址古代陶瓷器,烧制历史悠久,器物种类齐全,窑址分布广泛,瓷片堆积丰富。同时,宜兴窑址古代陶瓷器存世较多,不仅为研究宜兴陶瓷历史和陶瓷文化等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也对中国南方古代青瓷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钧窑–瓷器中的王者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等。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

钧窑天蓝釉红斑三足炉

放大镜观察,蚯蚓走泥纹,用气泡一个个串连一体呈立体的爬行状,青蛙卵纹包裹卵核一摞摞正欲孵化而出。还有牛血纹,血色深红暗沉杀气腾腾,庄重威严等等,难以一一叙述。北宋官窑钧瓷的发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都难以做到人为控制而恰到好处,是北宋瓷艺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体现。这批钧瓷工艺早已失传,而窑址也随冰冻积水而下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当时钧瓷产生的轰动效应。于是各地群相仿效,窑口林立,但仍然不得要领。今研究文章汗牛充栋,考古窑口不计其数,因都未见过这批北宋官造钧瓷,也只能是管中窥豹了。1955年,禹县(今禹州)陶瓷厂开始研制、探索湮没已久的钧瓷胎釉的基本配方与烧成技术,不仅烧制出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等传统色釉,还发展了十多种花釉,并增加了现代日用器皿、艺术陈设瓷等新品种。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

高9.4厘米,口径23.5厘米,足距9.5厘米。
  洗直口微敞,弧腹,底承以三个如意头足。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内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外底薄刷黄褐色护胎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钧窑瓷器相同。外底横刻“瀛台”、竖刻“静憩轩用”铭文,为清代宫廷刻款。
  此件洗属钧窑同类器物中尺寸最大者。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瓷器之特征,是为传世钧窑花器的代表作品。

钧窑天蓝釉红斑盘

有人认为钧窑的必备特点就是釉面具有“蚯蚓走泥纹”,这不完全正确,只能说是特点之一。很多馆藏钧窑的釉面是不具有走泥纹的。因为在当时的官窑,力求釉色均匀,但由于少数器皿在烧制中的窑温、釉色原料配比、烧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釉面在温度中的变化还原不一,才形成了走泥纹。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三足花盆托

钧窑的兴起是和唐代鲁山花瓷的烧制成功与发展密切相关。花釉瓷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或茶叶末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斑点有的排列规整,有的随意点画。由于大多装饰在深色釉上,浅色的彩斑更显得清新典雅。这类花釉器的器型有罐、双系壶、花口瓶、葫芦式瓶、三足盘、腰鼓等,而以壶、罐为常见。罐类又多双系,一般造型丰满,配以大块彩斑,气势庄重大方,具有典型的唐代风韵。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世界上最美的瓷器,如何“俘获”宋徽宗心?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今河南省汝州市张公巷和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均发现汝窑烧造。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中国北宋、南宋、明朝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 [10-11]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可与商彝周鼎比贵。 [12] 
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明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
历史渊源

汝窑天青秞刻御题诗文三足承盘

青如天

汝官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汝窑天青秞盘


晨星稀
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用放大镜于釉面上观察,中层的这些气泡,于釉层内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但是,蕴藏在釉层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气泡,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汝瓷在其胎体的釉层间,有一排肉眼可见的大小气泡,这类同宋龙泉、南宋官窑等青瓷体系釉内气泡排列有异的景象,属玛瑙釉为釉的又一特征。同时表明,玛瑙的粘度很强,以致釉内与胎体中的空气,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正常溢出,较多的被封闭在釉的下层;芝麻支钉釉满足:。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汝窑是钉痕大部分如芝麻粒那么大,这是其它瓷窑所少有的。
棕眼:釉面的气泡在窑中焙烧时爆破后未经弥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

汝窑天青秞弦纹三足樽

蝉翼纹
蝉翼纹是指在汝瓷釉面上的开片纹细如蝉翼。
对汝瓷的开片有各种形容,如蟹爪纹,冰裂纹,蝉翼纹,鱼子纹等,但我觉得用蝉翼纹来形容是恰如其分。而汝瓷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曰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青,有的如长虹悬空,都是一些美丽的形象比喻,有点夸张。说到底就是釉面中泛起的红斑块显露在青色的釉面上,好像鱼子飘浮在水面上,仅此而已,我甚至觉得,这是汝瓷的缺陷。不过对汝瓷来说,又多了一个非典型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有铜骨无纹者”为珍品、上品,非判断是否属汝窑之标准。

汝窑天青秞圆洗

官汝窑大约共烧造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根据最新统计,现汝窑器传世为93件,可以统计的分布于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国外流传约3至4件

图源: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