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阳里迎来“文化新生”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涵盖108条千年老城里弄、400余年明清窑作群和70余年陶瓷工业遗产的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千年瓷都景德镇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2019年以来,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一局”)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雕琢历史街区修复更新,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使老街焕发新生。今年以来,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已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

砖的新与旧 绣出古城肌理

走进陶阳里,穿行在东司岭街,发黑的红砖、发黄的白灰、绿色的苔藓交错,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在几年前,这里的路面还是坑坑洼洼,墙面破败不堪。街巷里弄展新颜的奥妙是,中建一局项目团队充分利用发掘及搜集到的每一块旧窑砖。窑砖,成为恢复古城旧貌的重要载体。中建一局陶阳里项目团队采用“传统-现代-传统”夹心构造做法,对墙体中间层采用现代技术处理,内外墙面已经缺失的部分通过旧窑砖填补,这样修缮的部分与原墙体别无二致。

“整砖上墙、碎砖落地”。除了墙面,路面也同样使用大量数百年前的原始窑砖,平均每平方米大约铺设了140多块大小不一的砖块,有的还带有釉面,让视觉更加丰富。

除了用旧窑砖雕琢古城,中建一局还运用旧砖及仿古砖造就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御窑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蛋形窑,由8个多曲面拱体结构造型组成,是全球首个采用复杂双曲面的建筑。

项目团队调整不同的粉料和熟料配比,制成了190万块种类多样、色彩丰富的仿旧砖块,再加上搜集到的90万块老窑砖,对各种窑砖的比例和位置反复调整,用280万块窑砖打造了“每一平方厘米都不相同”的建筑美学。

传统与科技 绣出古建新貌

走在御窑博物馆里,旧与新,历史与现实的穿越感尤为明显。“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在御窑博物馆的建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保证御窑博物馆双曲面结构精准度,项目团队基于BIM+MR、放线机器人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双曲面拱体施工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基于BIM的智能放线机器人宛若“蜘蛛侠”“飞檐走壁”,实现每100米误差从1厘米降低至5毫米之内。通过MR混合现实技术,施工人员可预先查看异型拱体完成情况,达到身临其境的模型交底效果。

修复过程中项目团队还引入四足机器人、混合现实技术、GIS云协同平台和BIM等智慧建造技术,构建了一套适应古城改造特性的高效作业流程,显著提升了施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保护与传承 绣全历史记忆

在御窑博物馆的旁边有一片御窑遗址。在御窑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工人们发现此处土地土质不同、有瓷器碎片,立即停止施工上报文物主管部门,最后此处被鉴定为明早期御窑厂北墙。为保护此处,博物馆的建设方案立即进行了更改,将原有的道路断路、改桥。

陶阳里的徐家窑,是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但此处不仅仅是遗址,这里窑火不断,每半个月徐家窑都要开窑一次。徐家窑在修复前是停火状态,窑炉墙体存在破损。中建一局项目团队寻找砌窑的老师傅,按照最传统的技法修复了窑体。徐家窑最终实现点火复烧,百年前的光彩重新面向世界。

活态与融合 绣出文化新生

陶阳里街区内1000余栋建于明朝、清朝中晚期及近代时期的民居,数量庞大、各有特点。在改造过程中,项目团队既不能“一刀切”全部拆除重建,也不能像套模板一样制订施工方案,必须根据每一栋民居的特点,为每一栋制订专属的修缮方案。更新改造后,民居升级有了更多的功能。在这里,有书屋、餐饮、民宿,有陶瓷手艺人的工作室,也有展示陶瓷产品的直播基地。

陶阳里目前各片区功能齐全,多业态有机融合,焕发着新机。据陶文旅集团总经理熊洪华介绍,短短数年,陶阳里已经成为景德镇热门的网红打卡点。由中建一局建造的御窑博物馆,2020年被评为全球十佳博物馆,俨然是博物馆界的新顶流。今年以来,陶阳里组织了陶阳庙会、开窑节、烟火美食节等各类主题活动超400场次,带动集团的文化旅游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73亿元。截至今年10月,已有320万人通过线上小程序预约参观陶阳里,总接待游客达到了511万人次。

来源:北京青年报 

陶阳里:守护瓷都“城市记忆”

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市考察调研,他来到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先后走进南麓遗址、陶瓷博物馆、明清窑作群,饶有兴趣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情况。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景德镇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见证地,被誉为景德镇的“活化石”,蕴藏着景德镇千年窑火越燃越旺的“密码”。

  近年来,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经过多年精心打造,这个浸润着陶瓷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已成为景德镇的新地标。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里,工匠将陶瓷工艺品放到架上晾干。彭汉明/摄 图源央视网

  传承 唤醒城市老记忆

  遍布在祖国大地上的文化瑰宝,既是历史的丰碑,也是珍贵的记忆。

  翻阅浩瀚的古籍,在清代景德镇人蓝浦所作的《景德镇陶录》一书中如是记载: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计十三里,故又有陶阳十三里之称。

  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从元代的浮梁瓷局,到明代的御器厂,再到清代的御窑厂,这里历来是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中心,上演着“夜阑惊起还乡梦,窑火通明两岸红”的历史盛景。

  由此,景德镇在拥有“昌南”这个响亮名字的同时,还有一个更具诗意的名字:陶阳。

  穿越古今,如何留住历史文脉,传承陶瓷文化,再现当年繁华,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必须答好的时代之问。

  作为陶阳里御窑景区最核心的区域,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2015年3月和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两次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视察江西,作出了“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重要指示,为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和景德镇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定了方位,擘画了蓝图。

  “我打小就在这里生活,虽然现在进行了开发,但还是保留了老街的原汁原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宗鸿新自孩童时起就住在街区的里弄中,每一条街巷,每一座老宅,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近年来,随着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重点工程陶阳里历史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建设的全面开展,景德镇古城文化肌理得以完好保存,景德镇城市老记忆逐渐被慢慢“唤醒”。

  强化规划设计,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科学制定三闾庙、葡萄架、彭家弄等6个历史文化街区专项规划,严格划定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底线、红线;

  坚持系统保护,充分运用修缮、维修改善、保留、整修改造、拆除5种不同的保护与整治方式,重塑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

  凸显历史特色,通过“点线面”结合,把老里弄、老街巷、老窑址、老字号、老房子等串联起来实现连片打造、有序传承、全面保护……

  在这里,新与旧、熟悉与陌生、现实与想象交相辉映、交叉穿越,展现出迷人而幽远的新气象。

  “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特别有厚重感和故事性,需要非常用心地去欣赏和体会,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在这里常住一段时间,创作出一些好的作品。”来景德镇采风的艺术家刘先生兴奋地说道。

  漫步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就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仅为这些历史遗存所包含的深邃广博的文化而惊叹,更为它蕴含丰富的陶瓷信息、独特的文化魅力而陶醉!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一景。卢哲/摄 图源新华社

  创新 焕发瓷都新活力

  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景德镇之所以创造出璀璨的陶瓷文化,创新是关键。

  御窑千年,创新不止。御窑厂,见证着陶瓷工艺和陶瓷文化创新的非凡历史。从北宋时期率先完成从半透明釉到半透明胎质的飞跃,到元代高岭土引入瓷胎后发明的二元配方,推动低火度软质瓷变成高火度硬质瓷,再到采用波斯的苏麻离青料,烧造出清新明丽的元青花瓷……

  景德镇制瓷技术的创新是全领域、全链条、全方位的,从烧制工艺、装饰工艺、原料工艺与艺术审美的相互融合,到材料革新、技术进步、器形嬗变、釉料创新,推动景德镇瓷业走向“一览众山小”的世界巅峰。

  透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这扇窗,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创新之风、创造之能。

  开发新体验,文化新创意。探寻、创新、表达,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以持续的“上新”实现文化表达与深度体验的“双向奔赴”。

  去年,一场以“御窑天下·青花秘境”为名的陶瓷展览吸引了30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并有10余万人参与线上互动。

  该展以全域、跨界、数字共生为核心理念,不仅将景德镇陶阳里御窑景区里的考古遗址展示区和历史文化街区全部纳入展览之中,而且通过“线上+线下”的互联互动,让古陶瓷不仅能“说”会“动”还“好玩”,为观众带来奇妙的、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通过找到陶瓷文化与公众之间的“交融点”“碰撞点”,景德镇让“文化之魂”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态融入了“生活空间”,从而产生了精神共鸣、文化共情。

  运用新技术,建立基因库。在御窑厂及其周边,地下埋藏的碎瓷片数以千万乃至亿计,有的窑渣堆积厚度达十几米。

  也正因如此,与其他博物馆相比,御窑博物馆馆藏的大部分器物都是由御窑厂出土的残损瓷片拼对修复而成。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挂牌。基因库旨在通过对古瓷片进行成分分析和数据采集,运用3D打印的精细化模型制作成物理和数字形态的基因标本,解析陶瓷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唤醒沉睡在地下的陶瓷文明记忆。

  植入新理念,运营新模式。依托有着御窑厂遗址和周边108条老里弄、明清窑作群以及近现代陶瓷工业遗产,景德镇找准了陶瓷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点,通过把人文、科技、时尚等元素融入陶瓷文化,发展文旅新业态,注入街区新元素,丰富文化新内涵,实现了老城区改造向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业的成功转型,使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既有“书卷气”,更有“烟火气”。

景德镇工匠在进行陶瓷雕刻。李晋/摄 图源央视网

  融通 演绎古镇新传奇

  陶瓷是中国名片,世界语言。景德镇,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自宋代起,景德镇瓷器就已名扬海外,一次次充当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丝绸之路上的驼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满载着明如镜、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远赴亚洲、非洲、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连接起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艺术和经济商贸交流,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今年6月17日,来自约旦、塞浦路斯、佛得角、意大利、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津巴布韦、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的驻华使节走进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参观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厂南麓遗址、明清窑作群等,“零距离”接触这座出品国宝瓷器数量最多、工艺水平最高的景德镇官窑,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魅力。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自古就吸纳了很多优秀的外来文化元素,古老的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同样也不断地从域外文明中汲取营养。

  譬如,著名的元青花料即来自西亚,诸多陶瓷器形也参照了阿拉伯地区的习俗和特征,而珐琅彩的颜料和工艺则来自欧洲。这些都充分彰显了陶瓷文化当中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融通精神。

  进入新时代的景德镇,依托“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和“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等平台,先后与72个国家的180多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在这座城市里,贸易伙伴的洽谈声,艺术家的探讨声,留学生的读书声……

  声声交响、生生不息,与世界日益融通的景德镇,“朋友圈”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

  文以致远,瓷行天下。从2004年开始,景德镇已经连续20年举办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通过开展国际性、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展示推介等活动,全方位策应“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深化贸易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展示瓷都形象的重要会展品牌。

  今年的瓷博会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家国内外采购商(团)交易洽谈,规模规格均创历史之最。

  融通交流,对话世界。景德镇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情怀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年,景德镇依托自身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不断加大“走出去”步伐,积极拓展文化交流。

  譬如,承办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国际版权论坛、陶瓷艺术双年展、丝路瓷行、中法艺术家陶艺作品展等交流活动,每年开展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对外交流活动多达千场,向世界展示中国陶瓷文化的巨大魅力。

  奋进在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新征程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景德镇增强自觉自信,擦亮文化瑰宝,让陶瓷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彩、熠熠生辉。

来源:当代江西